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影报道
向家的方向,出发!
孩子们的春运
在大人眼里,春运是炙手可热的火车票,是灌注疲惫的风雨兼程,是沉重和焦躁。但在孩子的眼中,回家就意味着过年,过年就能穿上漂亮的新衣裳,能见到爷爷奶奶,能与曾经的小邻居一起玩耍嬉闹,甚至给他们讲讲父母落脚的地方……
在宏大的人流中,他们要像大人一样接受春运的生活状态,他们紧紧拽住爸妈的衣角,和爸爸妈妈携带的行李一起来来去去,一个背包可以成为他们的床,一些简单食品就是他们的粮,而许多时候,一路小跑成了他们必须的行走方式,以此追赶大人回家的方向。
当发送人数不断创造新纪录的时候,孩子们已在一年又一年的春运中长大。
回家过年是每个游子朝思暮想的日子,总会在某个时刻,扳着指头数着回家的日期,那种迫切的心情,只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时才能深刻体会。
向家的方向,出发!
1月16日,2014年春运拉开帷幕。在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内,那涌向客车的人流、那焦急等待的表情,还有那手中、肩膀上大包小包的行李,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了解,当日,该汽车站输送乘客近万人次。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1月18日,春运第三天,记者再次走进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候车室。一个在角落里站着的小伙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静静地盯着候车室外的客车,左手拿着手机,时不时地看下手机上的时钟,身旁除了堆放着的几包行李还有一个小男孩在不停地说这说那,而他只是随声附和着。小伙子叫孙霖,老家在信阳,在焦作工作多年,目前家人也大都在焦作生活。“过年会陪着父母留在焦作,但是还有很多亲戚朋友都在信阳,每到春节之前我都会带着弟弟回趟老家看望那边的亲人。虽然过年不能团圆,但年前的相聚能够让彼此间感受到亲情的存在。”谈起过年,孙霖说。
一年中,没有哪个节日有像春节这么大的磁力,能把四面八方的亲人“吸引”回家。对于那些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一年中最值得企盼的就是这个时刻。尽管车票难买,尽管路途遥远,尽管天气恶劣,但都挡不住他们回家的脚步……
回家过年,是一次爱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