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付凯明 通讯员魏金)去年以来,新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始终把严明党的纪律放在首位,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聚焦解决“四风”问题,着力形成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抓教育、抓防范,防微杜渐,施教于先。一是认真开展节假日期间廉政教育。“中秋逢佳节,阖家喜临门;廉政记在心,廉洁贵在行。”去年中秋国庆期间,新区利用短信平台共发送廉政信息5次,全区27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都收到区纪工委发送的廉政手机短信。二是接受正反面典型案例再教育。去年9月12日,区纪工委组织全区近200名科级干部到市委党校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提高了大家对预防职务犯罪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洗礼。三是开展廉政学习活动。结合“创新提升我先行”以及“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十八大报告、新党章和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及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等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切实转变工作和生活作风。
抓机制、抓规范,建章立制,完善措施。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体责任,坚持将执行八项规定、纠正“四风”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日常监督考核和专项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同时,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八项规定,2013年,新区管委会“三公”经费同比下降了22%。二是规范办会、办文程序。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通知》,仅保留新区简报和新区快报;减少会议数量,精简剪彩、奠基及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去年,新区会议经费同比下降41%。三是规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管理。区、乡两级全部推广了“公务灶”制度,并制定了公务接待标准,严格遵照执行,杜绝了公款相互宴请、公款私请等行为,经费开支得到大幅压缩。公车管理方面,对公务用车登记、定点维护、定点加油等制度认真加以落实,并实行预警管理,有效降低了公车运行费用。四是规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行为。新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五包”责任制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新区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至少有一天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得到了切实改进,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
抓检查、抓监督,有案必查,正风肃纪。一是加大对作风问题检查处理力度。深入开展庸懒散奢专项治理,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强化对作风建设的明察暗访。2013年以来,共开展明察暗访6次,发现问题涉及5个单位的6个人,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了通报批评,对相关人员实施了问责。二是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主要是针对超标准使用公务用车、超编制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借车换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公车私用等5个方面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共处置豪华装饰公务用车1起、公车私用问题3起。三是开展“五公经费”督查审计工作。组织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参与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督查审计工作,对各乡镇、街道的公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各项经费支出进行全面督查审计,发现个别单位在科目设置、账务处理、凭证装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工作组当场指出,建立分类台账,逐条登记,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