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实习生 廖 俊
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得最早,离开得最晚,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别人一声谢谢,一句微笑,她就感到无比满足。她就是焦作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社会实践活动部部长、该校艺术学院2011级音乐制作与编辑三班的学生——时翠青。
时翠青出生在新乡市长垣县常村镇大后村,与许多农村的孩子一样,父母靠务农养活三个孩子和长年卧病在床的大爷。2011年,时翠青考入焦作大学,为了供她上大学,父亲东拼西借凑够了她一半的学费。在校期间,时翠青申请了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并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挣取生活费。
大一下学期,时翠青报名加入焦作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从此,几乎每一个角落中的公益活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映射着她的热血和青春。
在火车站志愿者亭,她耐心地为行人提供路线查询、茶水供给以及各类生活出行小常识;在云台山景区,她不怕严寒酷暑,用心做好景区咨询服务、车辆疏导、检票验票、卫生保洁等一系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贫困山区,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募捐书籍,并与各大高校同学一同来到山区,与孩子们一起唱歌,一起做游戏;在十字路口,她头戴红色志愿者帽、扛着红色志愿者大旗走向街头,有时还要冒着雨水在各个交通路口向市民宣传礼让斑马线手势,疏导司机文明行车,带行人过路;在儿童福利院,她组织25名志愿者开展“送温暖,捐衣物”爱心活动,看着孩子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更加坚定她所做的一切……
在服务残疾人的活动中,时翠青了解到,盲童使用的书本和练习册都需要特殊的纸张才能实现流利的书写,盲文纸张对硬度的要求较高,每张盲文纸只能书写250个左右的盲文,而居民家中使用过的旧挂历的厚度和韧性与盲文纸相当,可以替代使用。2012年12月8日至2012年12月12日,时翠青不仅组织了150多名志愿者在校园里开展了“为盲童捐赠旧挂历”活动,还积极地走进街道社区义务宣传关于盲童特殊困难的相关知识,居民们听了他们的讲解后,纷纷捐出旧挂历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短短四天时间,时翠青和她的团队共募集到挂历200多幅,并将这些废旧挂历统一收集整理送到了盲童的手中。
“盲童是特殊群体,他们更需要特殊的关爱。”时翠青说。在随后的关爱盲童系列活动中,时翠青逐渐懂得了他们内心的苦衷,明白了健康的意义。
散发着自己的光与热,时翠青先后荣获2012年“优秀团员”光荣称号、2012年“焦作市志愿服务亭优秀志愿者”称号、2013年校级“优秀志愿者”、“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称号。
“把爱献给最需要的人,是我的责任。”时翠青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