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 通讯员章宇环)在制定新型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低保、征地拆迁安置等政策时,我市相关部门充分保障人口计生家庭的利益;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市统筹考虑谋划人口计生管理和技术服务阵地建设……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彰显我市创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决心。昨日,记者从市人口计生委获悉,我市正式被确定为全省创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市。
近年来,我市将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坚持抓人口计生就是抓科学发展、抓社会和谐、抓民生改善的工作思路,实现了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汇报,研究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措施办法。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出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时,充分听取了人口计生部门的意见,出台完善多项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的利益导向、用人导向和管理服务等政策措施,为推进我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市人口计生委结合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一新课题,专门组织开展了“满意计生”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立了城镇化改革与生育政策、技术服务机构项目拓展与发展、加强计生队伍能力建设、深化人口计生目标考核等七个课题组,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4年,我市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为主线,紧紧围绕构建人口规模适中、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人口均衡型社会,着力在改革中探索建立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目标、公共服务、组织网络和领导保障体系,为全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累经验。
在人口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中,我市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把人口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落实、人口政策协调、人口信息共享等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
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则是以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制度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制度为主,在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扶贫济困等方面向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生女儿户倾斜。另外,预防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完善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融合促进工程、完善提高计生家庭发展能力也是该体系的重要内容。
构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就是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县乡两级服务站进行规范化建设:加强县级服务机构优生检验室建设,配齐相关设备器材,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信息体系,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管理服务能力。
此外,领导保障体系主要是健全综合决策与协调机制,建立人口政策协调制度,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开展相关综合评估,推进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有机衔接;健全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人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