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水涛
本报通讯员 李 丽
从事计划生育工作16年来,她始终把育龄妇女装在心中,用爱心和恒心谱写了一曲曲爱岗敬业、服务为民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孟州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站长孟玉红。
爱心服务 情暖群众
“孟站长,俺想让你给孩子取个名字。这次多亏了你,要不然就保不住这个孩子了。”近日,来自孟州市大定街道的王丹丹打电话想让孟玉红给孩子取个名儿,这个孩子能保住,多亏了孟玉红的及时帮助。
2013年年初,怀孕近三个月的王丹丹疑患腮腺炎。于是,她找到孟玉红想做流产,了解情况后孟玉红就帮其联系了县医院的五官科主任做进一步检查。两天后,王丹丹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孟医生,我患的不是腮腺炎,是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不影响小孩的发育,真是太谢谢你了。”
近年来,孟玉红的热心让她在当地的人气不断上升,手机渐渐变成了热线电话。有的育龄妇女即便到深圳、新疆、温州等地打工,有相关事情仍想着打电话咨询她,孟玉红成了育龄妇女的免费健康咨询师。“只有心里装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帮群众解难,群众才会理解和支持计生工作。”孟玉红说。
细心服务 提升技能
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让孟玉红善于从细节帮助育龄妇女,而孟州市“特殊血型QQ群”就是在她的建议下创建起来的。在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过程中,孟玉红发现参检的RH阴型血的群众在生育时容易遇上风险。于是,她就把这些人员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QQ群,平时发布一些小知识,帮助这些人建立起信息互助共享平台。
孟玉红深知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重点在基层。多年来,她跑遍了全县的乡镇,为更好地宣传生殖健康及优生优育知识,她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让群众在笑声中掌握了计生知识。此外,孟玉红每年都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基层,为育龄妇女查病治病,把生殖健康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在日常工作中,孟玉红勤于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2005年,她以降低宫内节育器失败率为课题,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寻找对策,写出了长达1万字的报告,并参加全国计划生育科研项目攻关,且带领她的团队荣获了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QC小组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作为第一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单位,她积极参与项目方案的制订和项目的全程管理,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创新服务 永争一流
工作以来,孟玉红凡事总是带头冲在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刚来到计生站时被安排在病房工作,但她没有产生畏难情绪,从扫地、铺床、擦玻璃到医疗文书书写、制定规章制度等,每一项工作、每一处细节,她都一丝不苟地完成,从没有一句怨言,没有提出一次因私费公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孟玉红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提高服务质量。1999年,她参加完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的全国县级计划生育服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班后,研究出了具有计划生育特色的健康处方,不仅方便了医生的随访、患者的咨询,且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在新技术推广方面,孟玉红始终保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2003年,在推广吉妮宫内节育器之初,她对首批放置的200例对象建立了随访档案,并逐一进行调查随访,在确定效果不错后才大面积推广。
多年来,孟州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先后推广应用了吉妮宫内节育器、微管微创无痛人流、可视人流、宫颈炎康栓、斯利安等多项计划生育新技术及农村适宜卫生技术,使5000余名群众接受了新技术服务。该站先后被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授权为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手术临床应用基地,被天津和杰公司和中国计划生育杂志社设定为吉妮宫内节育器推广应用基地,被河南省计生委科技处设定为全省五个新技术科技示范站。
经过不懈努力,孟玉红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焦作市、孟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先后荣获“焦作市十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标兵”“焦作市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工作者”“孟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