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学生村官晒“收成”
图片新闻
探索开发性移民安置新路子
我市节前检查安全生产
市领导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优化服务措施 提高服务质量
“树清廉家风,建美丽家庭”
廉政对联征集活动揭晓
慰问信
创新形式强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市委昨日召开常委会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州市移民区
探索开发性移民安置新路子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王水涛 通讯员杨文娟、孙通桥)“有了党和政府后期移民扶持政策的支持,我们村近几年的变化,抵得上过去好几十年的发展哩。”近日,说起近年来生活的变化,过上殷实日子的孟州市移民区葡萄种植大户裴尚文难掩喜悦之情。

  孟州市移民区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新建村庄19个,异地安置移民3.5万余人。近年来,孟州市坚持把移民区后期转型和生产开发作为民生大事长抓不懈,为实现“搬得来、住得下、安得稳、富得快”的发展目标,该市积极探索开发性移民安置新路子,以当地优势产业开发为重点,着力调整移民产业结构,不断促进移民区经济发展和移民致富增收,使移民区群众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过去,我们这里是灯不明、路不平,住的是窑洞,庄稼是靠天收。政府为了让我们尽快富起来,在搞好二、三产业的同时,还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发展畜牧业和高效特色农业。目前,我们村有耕地2800余亩,仅反季节韭菜、药材和小杂果种植就有将近2000亩,奶牛饲养户60余家。粗算一下,我们村一年仅药材收入就有300多万元。”该市移民区竹园村党支部书记李万令深有感触地说。

  为实现移民创业增收,孟州市利用滩区地理资源,帮助移民群众开发生态农牧产业园区,建立了鲤鱼、种鸭等农牧养殖基地,采取统筹规划、土地流转等方式,成立了韭菜无公害种植合作社,逐步形成了横山、竹园等村蔬菜种植示范区,寺村、陈湾等村林果种植区,寺上、云水等村药材种植示范区。

  同时,该市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为重点,引导移民群众着力发展木材加工、商业服务等行业,进一步拓宽了移民区经济发展渠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