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水涛 通讯员杨文娟、孙通桥)“有了党和政府后期移民扶持政策的支持,我们村近几年的变化,抵得上过去好几十年的发展哩。”近日,说起近年来生活的变化,过上殷实日子的孟州市移民区葡萄种植大户裴尚文难掩喜悦之情。
孟州市移民区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新建村庄19个,异地安置移民3.5万余人。近年来,孟州市坚持把移民区后期转型和生产开发作为民生大事长抓不懈,为实现“搬得来、住得下、安得稳、富得快”的发展目标,该市积极探索开发性移民安置新路子,以当地优势产业开发为重点,着力调整移民产业结构,不断促进移民区经济发展和移民致富增收,使移民区群众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过去,我们这里是灯不明、路不平,住的是窑洞,庄稼是靠天收。政府为了让我们尽快富起来,在搞好二、三产业的同时,还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发展畜牧业和高效特色农业。目前,我们村有耕地2800余亩,仅反季节韭菜、药材和小杂果种植就有将近2000亩,奶牛饲养户60余家。粗算一下,我们村一年仅药材收入就有300多万元。”该市移民区竹园村党支部书记李万令深有感触地说。
为实现移民创业增收,孟州市利用滩区地理资源,帮助移民群众开发生态农牧产业园区,建立了鲤鱼、种鸭等农牧养殖基地,采取统筹规划、土地流转等方式,成立了韭菜无公害种植合作社,逐步形成了横山、竹园等村蔬菜种植示范区,寺村、陈湾等村林果种植区,寺上、云水等村药材种植示范区。
同时,该市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为重点,引导移民群众着力发展木材加工、商业服务等行业,进一步拓宽了移民区经济发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