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除 夕
福 气
妈,过年了
别样的春节
新 年
幸福马车
我和堂哥的春节
孤独的年兔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样的春节

作者:□吕秀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想起今年春节要和我们的记者一起冒严寒,进矿区,下车间,接地气,过一个别样的春节,心中就充满了期待和渴望。用凌云健笔抒写焦煤员工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华章,描绘焦煤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壮丽宏图,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使命,一件多么让人振奋的事情。在记者这个岗位上,我度过了20多个春秋。匆忙的脚步常常奔波在采访的路上,疲倦的身影常常陪伴满天星光。忠诚是记者的品格,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忠诚我们的企业,用无私的奉献书写忠诚的交响,让生命的忠诚凝固成最美的雕像。这是我们宣传部全体记者的心声。

  我们是煤海记者,我们与矿工水乳交融。只有和我们的矿工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脚下沾有多少煤尘,心中才会沉淀多少真情。

  记得当记者第一次下井,看到百米井下矿工们工作时的情景,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回来后,我就写下了这首稚嫩的小诗:“你从遥遥的远古走来/带着现代文明的希望/你从地层深处走来/带着大地母亲的温暖/你开拓黑暗/给世界送来光和热/流尽血汗/耗尽青春/走出巷道/托起太阳……”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把自己与煤海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20多年来,百里矿区净化着我的灵魂,给了我生活的激情和创作的灵感,我是焦煤这片沃土上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与焦煤同呼吸共命运。我深深热爱着自己的职业。在我的心中,记者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的理想。一个人的一生,能将理想与职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们像春蚕一样织就一篇篇锦绣文章,像黄牛一般在荒芜的稿纸上播种绿意。有多少记者从一头青丝熬到满头霜雪。有人说:记者的命运是奔波,选择记者无异选择了忙碌,选择了辛苦。但我们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我们为光荣的职业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们也有七情六欲,我们也会儿女情长,我们也渴望在春节长假里和家人一同享受天伦之乐。我们也奢想约一下兄弟姐妹,品品茶、聊聊天,让透支的身心得到片刻的休憩。但记者的职责告诉我们:在许多人休闲的日子里,我们要奔西跑东,要把摄影镜头对准在一线工作的员工。

  往年,一进入腊月,我的心就慌得像长了草一样,看着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望着一个个窗口透出的暖暖灯光、传出的阵阵笑语,我的心中便有一种被蚀空的感觉。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古诗常常蛰得我心痛如绞。余秋雨先生曾说过:“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的家。”从上大学的那天起,我就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父母,离开了亲人。每年一次的探亲假不仅没有梳理掉我疯长的思乡念头,反而加剧了离别的酸楚。屈指一算,离开故乡已经20多个年头了,20多年来的相聚离别在我的心中镌刻了这样一组镜头:离家时父母还是一头的青丝,回家时父母已是满头的白发。离家时父母牵手相送,站成了路边的一尊雕像;回家时,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父母在里头……

  虽然今年春节,我不能在大海的波涛声中细数生命的年轮,但我会在除夕之夜,在心中点燃长长的一炷心香,在袅袅的香雾中,为我的亲人祈福!

  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会用汗水和煤尘洗礼自己的灵魂,净化蒙尘的俗思俗念,让精神世界一片澄澈,一片明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