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他如同魔法在手,带领数十人的团队,把曾经弱小的债券业务做得风生水起,2012年创收达13亿元,业绩在全国券商中名列前茅。
他所在部门的企业债券承销在国内同行业中唯一连续三年跻身前三名,公开市场业务名列全国券商第一,债券市场交易量多年排名第二。
他所带领的团队通过债券市场为国家电力、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融得巨资,通过债券承销直接为实体经济“输血”,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资本能量。
他就是从我市走出的现任国泰君安固定收益证券部总经理罗东原。近日,本报“天南地北焦作人”栏目记者前往上海,探访了这位焦作老乡的成长经历和他在债券市场的冲浪故事。
本报记者 陈作华 王水涛
MBA让他站到人生新起点
上海陆家嘴,中国的“华尔街”。此处高楼林立,大厦摩天。
在这竞相比高、争奇炫酷的楼宇之间,数不清的金融机构云集于此,数不清的财富资源滚滚流淌,数不清的资产交易无声进行……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就位于此间一座高楼内。在该部总经理罗东原的办公室,记者走进了一个券商的世界。
罗东原出生在山西省长治市,6岁时随父母迁至我市。“忠厚老实,乐于助人”,是他读小学时老师给出的评语。上中学后,他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兼任了焦作一中文学校刊主编和团市委中学生记者团理事长等职。
1987年,他考入郑州大学经济系审计专业。毕业后,焦作市解放区审计局成为他第一个供职单位。同为铁路职工的父母为他有份稳定的工作而高兴,希望他不要像自己一样来回调动奔波。然而,他没有安于这种相对平稳的工作。1994年,26岁的他又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始了三年的经济管理研究生学习。
“这是清华大学第二届MBA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同志兼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这期间,知识与信息开拓了我的眼界,拓宽了我的胸怀,让我站到了人生视野的新高度,开始重新谋划自己今后的路子。”罗东原说。他认为,读MBA对自己人生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
1997年春,罗东原走出MBA班后直接来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市。“求职期间,我在城中村里睡客厅、打地铺,同众多打工者一样挤公交、吃盒饭。但我凭着清华大学MBA的学历,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君安证券公司录用了我。”罗东原说。
“上班几天后,上司就交给我一项任务,写出一份关于深交所与上交所债券市场差异化的调查报告。我夜以继日地恶补债券知识,收集资料,奔波两地进行调研,十几天后交出了让领导满意的报告。由此,我在得到上司信任的同时也在公司里站稳了脚跟。”
1998年,国泰与君安两家公司合并。两年后,他随公司迁往上海。
从财务“听诊器”到发展“输血器”
“以前做审计工作,主要是查账,像是财务工作的‘听诊器’;现在做债券承销,是直接为经济实体服务,像是经济发展的‘输血器’。”罗东原自认为现在的工作更富有挑战性。
罗东原介绍:“在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主要有三种:贷款、股票、债券。而在我国,到2000年时,债券市场起步仅有5年时间,处在起步晚、规模小、边缘化的地位。加之当时股市一度极为火爆,券商们纷纷改弦更张。”
“债券市场必定会火起来。”罗东原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守债券阵地,一干就是十几年。果然,日后的债券市场在突飞猛进中发展,企业债券从2000年发行量不到100亿元,暴涨到2012年近6万亿元;全国债券存量从2000年的1.5万亿元,递增到现在的近30万亿元。近年来,企业每年在资本市场通过证券筹资是股票的4倍,且债券筹资比银行贷款节省成本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而今,债券融资规模已远远超过股市交易,成为融资市场的主体。
罗东原把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支持大型央企作为重点融资服务对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融资巨浪。
2005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建设开工。面对15亿元的资金需求,罗东原带领团队作为主承销商为其发行“世博债”,保障了世博会主体工程如期完工。
2007年,与上海世博会配套建设的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开工,此项目需募集资金25亿元。以前,机场建设多以贴息贷款方式融资,这一次,罗东原所在部门以发行债券方式为其融资,开创了机场建设融资新渠道。
2008年,罗东原带领所在部门作为联合主承销商,承担了中国电网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共计250亿元的债券发行业务。2009年,他所在部门承担了“中国铁路建设债券”3期总计600亿元的主承销发行。2010年,他带领团队又连任“铁道债”500亿元主承销商。同年,他们再次承担国家电网总公司200亿元债券的主承销商……
“券商要当经济发展的推手”
“对于经济发展,你们媒体是鼓手,我们券商就应该是推手。为企业和建设项目融资,就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罗东原说。
2006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只企业债券经罗东原所在部门得以发行。当年,河南省高速公路公司因建设项目急需融资。罗东原登门为其设计融资方案,帮助企业制作申请材料,跑审核批文。很快,该公司10亿元企业债券顺利发行。而这笔融资比银行贷款实际节省成本1000多万元。
“我们也通过债券市场给焦作的企业融过资。”罗东原介绍说,“焦作万方铝业公司2011年因技术改造需要资金支持。我们作为主承销商,为其发行了8亿元的公司债。”
由于罗东原所在的公司地处上海,近年来上海市的多项重点建设都留下了罗东原的融资足迹。2009年,50亿元的债券融资投建于京沪高速铁路。2012年,“沪地产债”把28亿元资金投放于经济适用房建设。
自2005年以来,罗东原带领他的团队已累计给浦东发展集团公司、上海九事公司、百联公司、上海张江集团等12家企业承销债券16只、资产支持受益凭证1只,融资规模达255亿元。
这些融资,为发行人提供了低成本的长期建设资金,节约了大量的财务成本,实现了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及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的双赢目标。
创新转型是永恒的主题
毋庸讳言,目前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仍然比较困难。罗东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债券市场和金融创新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走在了众多券商的前列。
以创新为抓手,以满足投资者资本配置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努力为发行人开发多样化的固定收益产品,罗东原近年来致力于加强企业债券融资方案创新和债券融资品种创新,在债券市场上率先迈出了创新转型的步伐。
“天汇宝”“天富宝”等多个自主固定收益的中介产品,就是罗东原的创新项目。“天汇宝”是一款现金管理产品,规模日均达40多亿元。客户可以在国泰君安所属的各营业部购买该产品,期限有1天、7天、14天等不同类型。2012年2月发行起,该产品运作一年多来客户就超过了10万。“天盈宝”则是针对高净值客户推出的首个以财务顾问形式开展的项目,而今客户规模已达20个亿。
“券商要把传统的固定收益业务向FICC业务(固定收益、外汇、大宗商品)看齐,以满足金融市场改革的步伐”,身兼中国证券业协会固收委员会委员的罗东原说,“今后固定收益部将大力开展资本中介业务,努力成为一个产品创设中心,产品涵盖债券、外汇和大宗商品,上接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下接券商各分支机构客户的投资需求,然后对这两种需求进行对接,不断创造出新产品,以此满足客户投融资和风险对冲的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企业发展注入资本活力。”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执着自信,勇于超越,罗东原凭此信念,正走向中国债券市场创新转型的深水区。
罗东原,199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经济系审计专业,1997年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二届MBA班毕业,现任国泰君安固定收益证券部总经理,通过债券市场为国家重大经济项目建设进行大量融资,努力发挥债券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图为罗东原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天南地北焦作人》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0391)8797351 8797355
13938163209 13462827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