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大旅游促三产
欢欢喜喜度新春
武陟县地震局获评
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武陟县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
获省发改委批复
建设美丽修武 创造幸福生活
修武县总结表彰美丽家园行动计划阶段工作
武陟县组织检查
安全生产领域行政审批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美丽修武 创造幸福生活
——修武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2013年,是修武发展的一个节点,节点的一头连着过去爬坡越坎的追赶之旅;节点的另一头,是修武人民对跨越发展的新期盼。回望过去的一年,节节攀升的数字印证了恢宏壮观的篇章,一条紧扣时代脉搏的持续快速、生态健康的轨迹,在我们身后亮丽铺开;展望2014年,具有远见卓识的举措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一条充满崛起希望的转型提升、融合发展的道路,在我们眼前灿烂延伸。

  修武县2013年的发展靠什么?2014年的发展动力在哪里?工作又如何开展?该县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

  2013年,在大的发展环境不景气、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修武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牢牢把握“持续快速、生态健康”这个经济发展的总基调,把握大势、凝心聚力、有效应对,着力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气势、好的态势,实现了快速发展、持续发展、提升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蓄势待发、加快发展的阶段。

  这一年,修武县经济发展的“成绩单”,犹如一缕清新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该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身上。该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2亿元,增长20%,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0%;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6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12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4.2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1569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0805元,增长13%。

  从态势看,该县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经济发展快速健康,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重点工作亮点纷呈。从气势看,该县广大干部群众精神状态不断提升,发展保障得到强化,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经验弥足珍贵,需要长期坚持。

  修武县委书记王建修在讲话中说:“2014年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稳中求快’的发展基调,稳思路、稳态势、稳大局,加快发展速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这一年,修武县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怎样的环境?会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1月13日召开的修武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此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四个不动摇”的发展原则,坚持“转型提升、融合发展”的发展战略,坚持“六区联动”的发展布局,坚持在中原经济区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当标兵、做先锋、居前列的发展目标,围绕转中求好、融中求优、改中求活、稳中求快,突出抓转型促发展,突出抓改革增活力,突出抓民生构和谐,突出抓作风创环境,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实现经济结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协调统一。

  2014年,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

  修武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卢希望在安排2014年的经济工作时说:“要以改革为统领,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全力做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转型提升、融合发展。”

  转型攻坚,强化联动,迅速壮大园区支撑

  强化基础支撑,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完成商务中心、物流中心、第二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周庄输变电等项目建设,完成6条道路、7个游园、10万平方米道路绿化。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完成青龙峡双层停车场、百家岩停车场二期、峰林峡索道、上红石峡景点开发、下红石峡安全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台创园建设,整合资金,完善设施,为项目建设打基础、搭平台;积极推进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丹尼斯果蔬基地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尽快完成空间规划和详规,启动建设高铁广场、旅游服务中心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大招商力度,推动园区快发展、出形象。

  强化项目支撑,精心谋划项目,主动出击,沟通协调,争取、引进、安排一批重大优质项目,为发展打好基础、备足后劲。

  强化环境支撑,扎实开展“效能修武”“企业服务年”活动,落实好“一站式、全程式”服务,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

  强化科技支撑,着力培育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科技型企业。

  转型攻坚,加快集聚,着力做强产业集群

  做大工业产业集群,依托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龙瑞汽车、伟彤重装、春光空调等项目,努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依托伊赛、六和、大用、栗子园等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新的轻工产业集群,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

  做强农业产业集群,围绕丹尼斯蔬菜基地项目,吸引有规模、高品质的果蔬项目进驻台创园;高标准建成1200亩新型高效蔬菜大棚,着力培育精品果蔬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肉牛、肉鸡两个产业集群生产规模,年内产值分别达到20亿元、32亿元。

  做优服务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端餐饮、文化演艺、休闲康乐、养老度假等服务业态,形成以景区带城区,旅游业与县城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抓好两大文化旅游园区、云台山东西两区的联动发展,带动修武旅游二次创业;抓好百家岩综合开发、当阳峪宋瓷博物馆、圆融寺国际禅修中心、青云休闲养生谷等项目建设,推动竹林七贤文化、绞胎瓷文化、圆融文化、休闲养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转型攻坚,积极稳妥,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

  着力宜居城建,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完成绿道网络、重点路段街景整治等规划;完成宁城路、峰林大道等道路绿化,启动市民服务中心、新区中学等庭院绿化和游园绿化工程;开工建设万善路、温磐路、体育路西延等城市道路,积极推进郑焦城际铁路、丰收路“二改一”、武云高速等重点项目。

  着力民生城建,大力实施水厂二期续建,完成宁城路、七贤大道等6条道路14.45公里天然气管网敷设,加大八一南街等15条背街小巷整治力度。

  着力人文城建,突出抓好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创建,申报当阳峪绞胎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老城街、南后街明清建筑群,启动胜果寺、城隍庙等文物古迹开发建设。

  着力精品城建,加快河南报业酒店、华芳房地产、建业森林半岛、林德博暄等项目建设,将修武建设成为郑州的“后花园”、焦作的“大客厅”、都市人的“第二个家”。

  转型攻坚,绿色发展,持续放大生态优势

  建设美丽家园,突出抓好城区和旅游景区、云台大道范围内的美丽家园建设,重点抓好城关镇大韩村等一批试点村建设,将岸上村建设成“全省美丽乡村”的示范村、样板村;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抓手,再创建2个以上省级生态村、2个以上市级生态村。

  涵养生态环境,大力实施1.3万亩幼林抚育、1万亩低效林改造、6000亩水土保持林、3500亩太行山绿化等工程,加快建设城区绿道、河岸绿道、公园绿道、台创园绿道、云台山绿道等绿道系统。

  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伟彤重装、环宇石化等企业与郑煤机、三一重工等的合作,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

  转型攻坚,改善民生,积极做好社会治理工作

  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成新区中学,完成县一中搬迁、中小学“校安工程”;将新农合住院补偿封顶线由1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将新农合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

  转型攻坚,突出创新,切实增强内生动力

  抓好行政体制创新,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建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抓好财政体制创新,按照紧盯“管住”转作风、围绕“搞活”促改革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切实增强财政预算的刚性。

  抓好卫生体制创新,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探索实行新农合大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全面推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模式改革。

  抓好土地管理创新,严格土地市场管理,全力争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抓好人才机制创新,整合教育、劳动、农业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大力引进职业教育院校,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抓好开放招商创新,进一步转变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科技招商。在招商引资上,要重集群、重实效、重落地、重投产、重带动。 辛文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