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2月10日,市农机局管理科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带来了一份特殊的新春贺礼。
来访的客人是我市凤祥、惠农、科有、惠民、心连心、飞翔等几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带来的新春贺礼是两面锦旗,一面锦旗上写着“急机手所急、想机手所想”字样,另一面锦旗上写着“为玉米机收跨区作业搭台唱戏、数十台收获机赴内蒙硕果累累”字样。
“感谢农机局给我们开拓了这么好的市场,怎么感谢呢?我们几个一合计,送面锦旗得了!”焦作市凤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冯祥对该局管理科科长王文跃说。
寒暄完毕,主客落座,记者问起送锦旗的缘由,唐冯祥快人快语:“去年秋收前,农机局组织我们几家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到内蒙古考察作业市场,并帮助我们和当地农户签订了作业合同,使每家合作社多收入好几万块钱呢!”
一旁的沁阳市科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平均插话说:“农机局租车送我们往内蒙古跑了两三趟,没让我们出一分钱,我们打心眼儿里感谢农机局的同志。”
送走几位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后,王文跃给记者介绍了具体情况。他说,近两年来,随着我市农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台均作业量呈下降趋势,农机户的收入也在降低,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唯一的出路是扩大作业面积。
“去年我把这一想法向局党委汇报后,局领导非常支持,专门拨出考察经费,让我组织几家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到有潜在作业市场的内蒙古考察,前后跑了3趟,当场签订了作业合同,也算是为我市的广大农机户做了点实事。”王文跃说,“从去年跨区作业来看,平均单机作业纯收入在2万元,等于每年多干了一个收获季节。内蒙古作业市场潜力巨大,今年三秋我们将鼓励更多的农机合作社到内蒙古开展玉米收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