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2013年是温县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11日,太极拳大师陈小旺荣获全国首届“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称号;7月22日,央视《武林大会》走进陈家沟,18名太极拳高手齐聚拳乡,一决高低;同样是在这一年,原创舞剧《太极传奇》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秀,并在湖北、安徽等国内7省15个城市巡演30场……
“这些活动是温县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日前,记者在温县采访时,该县陈家沟景区管理局副局长牛占文告诉记者,“近年来,温县持续做好‘根、拳、村、养生、产业’五篇文章,努力把陈家沟打造成‘太极拳爱好者寻根拜祖、太极拳文化资源占有、太极拳文化交流、健身养生、休闲旅游’五个高地,使得太极拳产业开发进一步深入,发源地品牌影响更加广泛,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更加坚实。”
为了加强对太极拳发展的领导,温县专门成立了太极拳文化建设工作组,对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各类规划进行了梳理,规划内容涉及城市设计、引水排污、土地利用、古村复建、建筑设计、产业开发等各个方面,形成以陈家沟村为主体的核心区、文化传承区、修学养生区、影视旅游区、生态休闲区和创意文化区等构成的太极拳文化旅游区。
2009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先后建成太极拳祖祠、祖林和太极文化园、杨露禅学拳处、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等景点。去年10月份,该县又确立了王廷大街改扩建、祠前大街改造等16项重点工作。在打造景区的同时,该县对陈家沟文化旅游区基础环境进行优化,实施了包括路网、水网、电网、气网、信息网在内的建设;建设东环路、沿黄大道,对陈家沟村南出口进行绿化等。
“政府不仅加大对陈家沟景区的投入,文化交流活动也频繁举行。比如举办名家大讲堂,探讨太极拳历史、传承、拳理;组队参加全国武术太极拳比赛、全国武术之乡比赛等赛事;组织策划著名画家大型采风活动、国际太极拳摄影大展等。”牛占文说,“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陈家沟的知名度,来陈家沟学拳、旅游的人比以前更多了。”
不少民营企业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加大了对陈家沟的投资。
虽然寒风凛冽,但位于陈家沟村北的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工人们忙碌地穿行于各场馆之间。陈家沟太极拳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胜利告诉记者:“目前,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已基本竣工,演武厅已投入使用,文化广场绿化和景观小品建设正在进行。从今年起,医院、太极大学和太极拳养生基地3个项目将陆续开工。”
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是由陈家沟太极拳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的,加上医院、太极大学和太极拳养生基地共4个项目,总投资23亿元。“项目全部完工后,可以满足太极拳爱好者和游客的所有需求,这里不但可以学拳,还可以享受养生、医疗等服务……”畅想着项目建成后的美好情景,张胜利侃侃而谈。
在陈家沟村南,由省太极道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太极文化生态园项目也在加紧推进。另外,在陈家沟村附近,大大小小的武院林立,仅“农家武馆”就有220余家,到陈家沟学拳旅游的人数也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