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街道干部来拜年
活动督导到乡村
图片新闻
四世同堂乐融融
建设“四个中站” 推进富民强区
图片新闻
博爱县电业局节后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项目建设焕发勃勃生机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项目建设焕发勃勃生机
——博爱县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风雪挡不住发展的热潮,激情见证着前进的步伐。田野里,成方连片的农业生态园生机勃发;产业集聚区里,龙头企业竞相放射辉煌,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重点项目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悍马公司悍马轮胎河南生产基地项目、金牌山公司年产3000套轮胎模具项目、海航公司年产2000套无人驾驶飞机零部件研发生产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这些多姿多彩的图画,把博爱大地装扮得分外亮丽,博爱县在新一轮发展中正努力抢占着先机。

  回首充满激情的2013年,博爱县始终凸显两个重要的关键字:一是“转”,致力于战略转型;二是“变”,转变发展方式。该县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焦作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创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突出抓好新型城镇化、绿色能源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三项重点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组组数字,彰显着该县经济发展的魅力:2013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8.5亿元,同比增长12.1%;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7.6亿元,同比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41.8亿元,同比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亿元,同比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1元,同比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10665元,同比增长11.4%。

  城市美,美在新面貌: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速

  该县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城镇市场化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建立由县城和中心镇组成的规模适当、功能合理的城镇发展框架,形成了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2013年,该县城建产业实现税收8540万元,占全县税收的比重达33.8%。

  一是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该县旧城改造工作持续推进,第一批8个旧城改造项目建设全面开工,目前,共完成投资1.75亿元;第二批6个旧城改造项目已确定,规划面积341亩,正在积极启动。城北新区建设步伐全面加快,迎宾馆、宏基中心商业广场主体完工,城市剧场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博爱公园一期等2个公园建成投用。“六纵六横”城市道路框架进一步完善,清义路、雪莲路建成通车,冢沁线二改一博爱段完工,打通群英东街、灵泉路等“断头路”,拓宽改造环城南路等7条城区支路,文化路东段、柏山路等6条道路快速推进。房地产开发市场健康发展,七方社区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已开工建设,铭源新天地、金德利·帝壹城等开发性小区建设全面推进。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科学规划和编制城镇社区17个、农村社区22个;稳步实施6个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07亿元,建成农民住宅楼32栋、20万平方米,2个县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此外,该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加快发展全过程,蒋沟河城区段、发展大道明渠、北横河等城区河道和幸福湖建成通水,湿地公园主体完工,新增水面65.8万平方米,“三纵五横两湖”水系全面贯通,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产业转,转出新跨越:新型工业化稳步发展

  该县按照市委、市政府转型攻坚的新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培育新型工业化新优势,推动全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绿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依托“西气东输”“晋气入豫”等资源优势,牢牢把握天然气等绿色能源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山西通豫煤层气项目、中石油河南昆仑能源公司液化气工厂等LNG项目建设,目前山西通豫煤层气项目已成功签约,昆仑能源日产100万立方米液化气工厂项目已经入驻。二是企业经营稳步向好。去年,预计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1亿元、实现利税7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8%。三是发展平台更加坚实。产业集聚区科技路等4条道路建成通车,新扩区域鄈城路南段等3条道路顺利推进;标准厂房、公租房小区建成投用,现代产业服务园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区承载力持续提升,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2013年,该县预计区内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5亿元、实现税收1.75亿元,从业人数达到2.7万人。四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该县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创新“五个一”项目工作责任制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汇报制,项目建设保持了快速推进的好势头,预计150个县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1.3亿元,同比增长56%。四是循环经济全省先行。该县编制了5平方公里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天然气综合利用规划;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初步搭建起废旧轮胎回收再利用、天然气综合利用等特色循环产业链,被评为河南省城市矿产示范试点,并顺利通过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省级评审。

  理念变,变出新思路:文化旅游及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在促进经济转型过程中,该县把旅游业作为新兴重点产业,并逐步发展成为接续替代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该县坚持把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一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该县深入挖掘独特的禅文化、八极文化、竹文化、怀药文化、怀商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组织实施33个旅游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2亿元,观音峡提升、大泉湖滨水栈道建设等28个项目竣工投用;加强对外推介和旅游项目招商,月山寺和少林寺成功实现战略合作;依托红叶节举办系列经贸、文体活动,节会期间共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91.5亿元。2013年,该县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3%和35.7%。二是商贸业持续发展壮大。该县依托现有的煤炭、工业等物流基础,加快现代物流项目引进和基地建设。目前,位于该县的嘉宏伟业公司年产300万吨精洗煤、天鸿公司医药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大手笔,大在“点土生金”: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断提升

  该县围绕“高效、生态、有机、循环”的发展目标,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持续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粮食稳产高产。去年,该县广泛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预计粮食总产达18.5万吨。二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该县重新修订农业结构调整奖励办法,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去年,新流转土地1万亩、新增拱棚1000座,新发展山药、生姜等特色农作物种植1.2万亩。三是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去年,该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4家,总数达到403家,辐射带动农户6万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家,以伊赛公司为龙头的肉产品产业化集群,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

  百姓乐,乐在增福祉:各项民生事业积极推进

  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该县先后投资1416万元,完成了光智中学等12个教育项目建设;投资近17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全县教育教学设施。修订完善了《博爱县“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目前,布局调整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全县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2013年高考,该县本科上线1275人,比上年增加225人,上线率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该县加大卫生、计生等公共事业投入力度,着力构建便民惠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3年10月底,该县新农合补助88万人次,补助9147万元。同时,该县加大基层卫生院建设力度,完成了2所卫生院病房楼项目建设,3个国债乡卫生院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另外,该县建成了焦作市第一家县级医用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全县卫生资源实现共享。二是计生工作水平持续提升。2013年1~11月份,该县县、乡镇两级财政共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1366万元,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去年,该县预计全年各项社会保险累计征缴2.28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参保人数达35万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80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6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低于市定失业率4.5%,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未雨绸缪操胜券,只为来日花更红。现今,博爱人正以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和奋力拼搏的坚强意志,带着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目标,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中阔步前进。

  王晓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