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韩扬发
日前,农行武陟支行柜员穆慧珠成功营销了一笔900万元的固定期限理财产品,这是该支行历史上一次营销金额最大的固定期限理财产品。为什么这一笔900万元固定期限理财产品是她营销的呢?难道她有什么过人之处?
当大家向其讨教营销经验时,穆慧珠谦虚地说:“真没有什么营销技巧和经验,就是平常工作中多了些细心,将服务工作做好,客户对农行的服务工作就满意了。”
事情确实如她说的那样。这个客户是农行的老客户,经常到农行武陟支行营业室办理业务,穆慧珠周到、热情、细心的服务给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逐渐和她成为了朋友。穆慧珠经常给客户打电话,和客户聊工作、拉家常。
2013年12月份,穆慧珠发现客户好长时间没来农行网点办业务,觉得客户是不是哪方面出了问题。于是,她就主动给客户打电话,询问客户最近是否有其他事情,怎么没来农行办业务。客户告诉穆慧珠自己生病了,目前正在北京一家医院治疗。穆慧珠关切地询问客户病情严重不严重, 并告诉客户周末一休息就去看客户。客户告诉穆慧珠,“知道农行柜员紧张,有这个心意就行了”。
临近年末,柜员工作十分繁忙,但无论再忙,穆慧珠总会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给客户打电话询问其病情,祝客户早日康复。由于不能请假,她就委托朋友将怀山药、怀牛膝等土特产带到北京交给客户,让客户送给为其治病的医生。2014年,1月初,穆慧珠与客户通电话,问其春节回老家过年不。客户说很快就要回来了,等回武陟一定要找她说说心里话。
2014年1月19日,穆慧珠像往常一样办理业务,突然听到一声洪亮的声音:“慧珠姐,我病好回来了。”她刚抬头,就看见客户兴冲冲地坐到了她的柜台前。客户高兴地说:“我把在北京的900万元转过来了,先在农行买900万元理财产品,等你下班了,咱们得好好聊聊。”
就这样,客户主动将钱转到农行购买了理财产品。
产品营销固然需要营销技巧,但是再多的营销技巧,在农行人将客户当朋友、当亲人面前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