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时间的轮回,季节的交接。万物总是有始有终,有荣有枯,有兴有衰。有时,枯萎、衰败冷落到了极点,恰恰是繁茂、兴盛的开端。就像每月的农历三十,月亮完全隐没在夜空中,而第二天、第三天,它又会在天边展现一个鱼钩状的新月。有了这重考虑,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祖先,把年安放在天寒地冻、肃杀冷清的严冬了。是啊,天是冷到了极点。可是,在这滴水成冰的冻土层中,种子在悄悄积蕴着力量;嫩芽在枯槁的树皮下舒展着筋骨;冬眠的动物已从深睡眠状态转到了浅睡眠。而人们窝在温暖的屋子里,也开始张望、畅想。春天姹紫嫣红的美景,乃至一年的播种、耕耘、收获的蓝图,已像火苗一样在心中跳跃着。这时,年走过来了,以火红的颜色、震耳欲聋的鞭炮、美味的佳肴、浓浓的亲情、虔诚的仪式,以及整体的浓酽快乐氛围,将人们的喜悦、幸福、愿望乃至一切美好的情感点亮了。
年是亲情的会聚,是美好的开端。纵观世上,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对家拥有如此炽烈的情感。千里万里,天涯海角,只要有时间,人们就会像洄游的鱼儿一样虔诚地向家奔去。在交通闭塞的古代,人们不能在春节回家,写下了大量思乡的诗篇。唐朝诗人来鹄在他的《除夜》中写道:“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高适在除夕夜不能回家,只能凄然写下“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诗句。
家在此时,犹如一个加油站,一个宁静的港湾。人们在外面承受了再多的疲惫、劳累、辛苦、伤害,在这里,都能得到休整、调养。母亲一个温暖爱抚的眼神,父亲一句无关紧要的问候,兄弟姐妹举起的一杯薄酒……都有着神奇的功效——化解郁闷,消除烦恼,排遣忧伤,它会首先钻进你的心里,进而又化作一种力量,在心底扩散开来,振作你的精神,温暖你的灵魂。它让你知道,你要好好地活着。你不仅在为自己活着,还要为很多人活着。他们不求你给他们什么,只要你活得很好,他们内心就会十分快乐。这种最朴素最真挚最纯粹的感情,就叫做亲情。
一年不见的长辈,他们身体健康,气色不错;一年不见的晚辈,他们个头见长,眉宇间已现聪颖之气;一年不见的兄弟略显憔悴,只是脸上还是熟稔的笑容……这些,应该是在吃喝之外让人内心更为实在的收获。亲情不是清茶却有茶的清香,不是美酒却有酒的醇厚,不是咖啡却有类似于咖啡的悠长回味。它是我们生命的营养。更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怀着一种厚重的快乐去追求、去向往,它让我们时时觉得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年是生命的宗教,是心灵的图腾。年如果只是快乐和亲情的会聚,未免会失之轻盈。是祭拜祖先的议程,让年增添了一分庄严肃穆的色彩。农历大年三十,挂上神轴,献上贡品,焚香叩拜。神轴上的祖先,往上也只是推五代。五代之外,连姓名也不知道了。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你的血管里流有他们的血脉,你的长相能与他们中的某一位有相似之处,你的性情、爱好,可能是他们若干年前某段生活的投影,你的某项独特的天赋,也可能与他们某个心旷神怡的陶冶有关。他们的生命已经消失,可他们的思想、美德、兴趣,却以一种基因的形式在你的生命里流传。你的勇敢、自信、乐观、善良,可能与他们都有关系。还能说,你的生命与他们无关吗?面对象征着祖先的神轴,你还感不到生命的厚重与令人肃然起敬吗?
辞旧迎新,每个民族都有他们欢庆的方式。而我们这些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们,却会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来欢度我们的春节。与此同时,我们在表达,在体会,在感受,在触摸那些最坚硬又最柔软的精神内核。
热热闹闹过完年,我们又匆匆忙忙地踏上了自己的路,去工作,去生活,去爱去恨。并且,我们会怀着年的味道和意蕴,去履行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