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婧 实习生常怡鹏) 阵地建设是青少年权益工作的有效载体。如何提高青少年维权阵地工作水平,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解放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全区多功能社区为依托,按照“一校一站一中心”的标准筹建社区青少年维权站,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辅导、文体活动、助学帮困、社会实践等形式,完善社区服务职能,把社区青少年维权站建设成了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校外乐园。
据介绍,该区在建设社区青少年维权站时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典型带动,全面推进”的原则,以多功能社区为依托,按照“一校一站一中心”的标准,因地制宜建立社区青少年维权站。即每个社区提供3间办公室分别作为“四点半学校”教室,“青少年维权驿站”心理咨询室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室,还为社区青少年维权站配备了必要的桌凳橱、体育设施、娱乐设施和图书、电脑等设施,满足于讲座辅导、文体活动等基本需求。有条件的社区还开设了“绿色”网吧,安装了亲情热线电话,以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重点招募了热心青少年教育事业的辅导员队伍。安排专人担任社区青少年维权站的管理者,全面负责社区青少年维权站教育教学日常工作;动员和组织“五老”志愿者和本地有一技之长的专家、文艺工作者、能工巧匠等各类“名家”担任兼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特长辅导或思想道德教育;联合辖区大中专院校在社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促使大学生的社区服务实现常规化。
在制订活动计划时,社区青少年维权站特别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青少年、残疾青少年等特殊学生群体,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制定了一套社区青少年维权站建设与活动开展的长期规划和短期工作计划,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举办学科辅导活动、家长学校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组织文艺体育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等为主,确定社区青少年维权站在不同阶段的具体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
截至目前,解放区建设青少年维权站9个,青少年法律学校34个,开通青少年维权热线56个,开展自护教育活动186次,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385次,受教育学生达3万余人。青少年维权站建设,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