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我市被确立为全省创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市。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工作,始终将“创建人口均衡型社会”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汇报,研究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措施办法。市委书记孙立坤等先后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作出批示。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出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时,听取人口计生部门意见,出台完善多项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的利益导向、用人导向和管理服务等政策措施,为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制定新型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低保、征地拆迁安置等政策时,把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作为重要内容,征求人口计生部门意见,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关照人口计生家庭利益;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统筹考虑谋划人口计生管理和技术服务阵地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我市把“建设三型社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党校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市两会期间,《焦作日报》等媒体公开刊发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专刊,引起两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市人大常委会专题组织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执法检查,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宣传人口计生工作,营造了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市人口计生委结合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新课题,专门组织开展了“满意计生” 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立了城镇化改革与生育政策、技术服务机构项目拓展与发展、加强计生队伍能力建设、深化人口计生目标考核等七个课题组,认真开展调研活动,进行理论研究,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为主线,紧紧围绕构建人口规模适中、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人口均衡型社会,着力在改革中探索建立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目标、公共服务、组织网络和领导保障体系,进一步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手段方法,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加快推进人口计生服务体系拓展转型,加快推进城乡人口服务管理均等化,把人口计生服务向基层延伸,服务家庭健康发展,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全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探索经验。
一是探索建立人口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制定人口均衡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把人口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落实、人口政策协调、人口信息共享等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
二是完善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以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制度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制度为主,在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扶贫济困、贴息贷款、慈善、就业、村集体收益分配等方面向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生女儿户倾斜,完善奖惩并重的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预防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关爱女孩和女孩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推动形成区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融合促进工程;稳定家庭功能,完善提高计生家庭发展能力政策。
三是探索建立人口均衡型社会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对县乡两能服务站进行规范化建设。加强县级服务机构优生检验室建设,配齐相关设备器材,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信息体系,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管理服务能力。
四是探索建立人口均衡型社会的领导保障体系。健全综合决策与协调机制,建立人口政策协调制度,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估,推进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有机衔接。健全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人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章宇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