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蕊)昨日上午,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上下要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为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书记孙立坤,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德主持会议。
市领导王长松、赵建军、甘茹华、田跃曾、丁保东、郭鹏、迟军、宫松奇、李立江、贾书君、牛越丽、乔学达、胡小平、李海松、刘东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亚滨,焦作军分区副政委元相学,市(厅)级干部郜小方、李俊彦等出席会议。
就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孙立坤强调了七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以认清形势为前提,真正把认识“提”上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总结,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要充分肯定成绩、清醒认识问题、牢牢抓住机遇。去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呈现出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但是,农业还是经济转型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民还是实现快速增收致富的难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我们要做到思想不放松、政策不减弱、改革不停顿,牢牢抓住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机遇,真正把机遇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保持三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二、要以稳产高产为方向,真正把粮食“保”起来。焦作是全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和全省重要的小麦种子基地,肩负着粮食稳产高产的示范任务。我们必须始终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坚持向土地要效益、以亩产论英雄,确保粮食持续稳产高产。要确保耕地面积红线不能越,坚决守住全市289万亩的耕地红线;要确保粮食安全底线不能破,确保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确保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能降,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有利可图。
三、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真正让农业“强”起来。我市农业基础较好,要抓规模经营、特色培育、组织合作、市场流通、服务完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要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要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坚持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民采取互换、并地等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积极引导农业用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集中。
要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要深入推进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试点市建设,以九大类18个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为载体,鼓励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要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启动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农业、拳头产品,最大限度地促进特色产业的合理布局,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以焦作为中心、辐射郊区及周边县的“半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
要提高农业社会化水平。要坚持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协调、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统一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要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建成以农产品产地市场为基础、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主体、物流配送企业为延伸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着力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要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要保持发挥好我市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真正让农民“富”起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提高农民就业创业的本领,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有效结合起来,依托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规模生产经营收入,使农民从农业发展中得到更多收益;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和农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稳妥推进农民的资源换资本、资产变资金,使农村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真正成为资本的载体;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力度,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五、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真正让农村“美”起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成广大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坚持城乡统筹,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互动互促,着力推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力市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坚持因势利导,从当前劳动力转移程度、产业规模及特色、经济实力、土地利用、道路建设等实际情况出发,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讲究分步实施;要坚持分类指导,所有村庄都要以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六、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真正让机制“活”起来。农村改革是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我们要把握新形势,围绕新要求,着眼新任务,把改革创新贯穿到农业农村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坚持“三个不变”,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能变、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不能变、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能变;要突出改革重点,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农村金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推进改革,特别是要从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这两个最紧迫、最关键的领域入手,努力带动农村改革“全盘皆活”;要积极稳妥推进,按照“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
七、要以强化领导为保障,真正把合力“聚”起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加强领导,重点在转变作风,根本在抓好落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合力,真抓实干,努力推动今年三农工作稳中有进、好上加好。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享受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成果;要夯实基层组织,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要完善治理机制,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调解化解机制;要强化督导检查,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加大对支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市委部署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力度,完善干部考评体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张文深对2013年我市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2013年,全市上下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推进力度,狠抓工作落实,粮食生产取得新成绩、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得到新加强、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新改善,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繁荣稳定。
张文深强调,要突出重点,切实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今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全面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为抓手,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载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三是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四是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方向,持续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五是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张文深强调,要狠抓落实,提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组织领导,坚定不移落实“重中之重”的战略要求,真正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财政三农支出,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要突出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贯穿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抢抓机遇谋划项目,对接政策争取项目,集聚要素资源推进项目,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农村条件、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要强化政策宣传,凝聚全市上下关心关注三农、主动服务三农、大力支持三农的力量,在全社会营造重农兴农、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王明德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会议宣读了《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3年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决定》,并颁奖。会议向新命名的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焦作市优秀联合社和明星合作社授牌。会议还印发了《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讨论稿)》。①5
昨日上午,市领导孙立坤、张文深等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为2013年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奖。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