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收心归位抓开局 凝心聚力谋发展
收心归位抓开局 凝心聚力谋发展
认真学习贯彻县委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学习贯彻县委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修武县春节文化活动内容丰富
修武县春节文化活动内容丰富
修武县召开林业生态建设动员会
修武县召开林业生态建设动员会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工程惠百姓
——武陟县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之民生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先后投入资金30多亿元,新修改造道路36条、完成绿化1510万平方米,一次性建设6个公园,其中面积超1000亩公园1个;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386套,其中公租房1846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540套;在全国率先实现县、乡镇街道、村三级慈善网络全覆盖,探索建设了农村慈善幸福院,作为全国唯一县级单位连续荣获第七届、第八届中华慈善奖;开工建设总投资2.5亿元的全民健身中心,启动了城区供热工程……回首2013年,武陟县始终坚持规划决策不忘以人为本,开发建设不损百姓利益,财力增长不忘惠普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实施20条道路工程、20项城建旅游工程、20项民生实事和20项强农工程的四个“二十大工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如今,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帮,正将百姓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好环境,让百姓过得更加舒心

  “树绿了、灯亮了,成堆的垃圾不见了!街宽了、路平了,恶臭的水沟不在了!”这是武陟人自己编的顺口溜,而这顺口溜也直接反映了整个县容县貌的真实变化。

  的确,现如今来到武陟的人,都会有上述的感受。一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时刻把做好民生顶在头上、扛在肩上、记在心上,用实际行动一件件地实践承诺。

  在道路方面,强力实施20条道路工程,启动建设詹泗路改线、龙源路东延、辛南路、木栾新区“两横一纵”及嘉应大道、向秀路、滑孟路、妙乐寺礼佛大道等道路工程,实施了迎宾大道南段改扩建和文化路东段改造工程,黄河风情大道、南工业路、詹店新区“两纵四横”路网等建成通车,交通网络更加完善,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扎实推进20项城建旅游工程,实施了老城区企业外迁及迁后综合改造、龙源路两侧改造开发、覃怀公园、仰韶公园、怡心苑、郑焦城际铁路武陟火车站广场、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体育场、城市规划展览馆、第二污水处理厂续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中水回用、第三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嘉应观景区基础设施、嘉应观景区农业观光园、武嘉渠改道、妙乐寺景区基础设施、青龙宫开发、千佛阁综合改造等工程,让百姓居有所宜,提升了城市品位,丰富了旅游内涵。

  有保障,百姓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执政之要,重在为民。2013年,该县大力兴办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等20项民生实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20项强农工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高度重视慈善事业,深入推进“村级慈善工作站”项目建设,建立“政府保障+慈善救助”的“武陟模式”,全年共发放慈善救助金377.8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200人次;探索建设了农村慈善幸福院,去年11月中旬,全县9个村级慈善幸福院统一授牌,目前已入住270名老人;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目前共有农村“五保”对象871户920人,其中集中供养644人,分散供养276人,集中供养率达70%,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455万元。

  看病贵、治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2013年,该县实施了重特大疾病困难群众住院起付线补贴、重度残疾人员养老保险财政全额补贴制度,提高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培训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等88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亿元;为1.1万多8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补贴880万元。 

  “像我家这样的困难家庭,如果没有新农合,这次治病的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张艳芹的感慨道出了今天武陟人的心声。

  张艳芹,该县圪垱店乡小店村人,一家4口人,平日只靠丈夫务农、打零工维持生计。去年,她因病住院,前前后后共花去医药费6万多元。病愈出院后,新农合报销了17949元,大病补充补偿又报了24745元。

  据统计,该县参加2014年度新农合的农民有63.29万人,参合率达99.9%,位居全省前列。

  百姓需求,就是改善民生的着力点,把钱花在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地方,就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民造福。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该县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用民生财政确保普惠民生。

  2013年,对于长期靠租房生活的蔡丽芳来说,无疑是幸福的一年。这一年,蔡丽芳乔迁新居,住进了该县城东廉租房小区。

  近年来,该县逐步建立起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据统计,目前,该县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386套、公租房1846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540套,基本建成1986套,并顺利完成了城东廉租住房小区第二批476套廉租住房分配工作,确保了贫困百姓住有所居。

  “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俺这辈子也住不了这么好的房子。”蔡丽芳告诉笔者。

  促和谐,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改善民生,需问民意。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才能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忧,才能赢得群众的满意。

  2013年,该县在广大党员干部中继续深入开展以“访民事、惠民生、促和谐、谋发展”为主题的“情暖农家”活动。县委书记、县长每人联系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5个村,其他县级干部每人分包7个村,每个县直单位分包1~6个村,实现了村村都有部门帮、所有科级干部包到户。

  通过活动开展,让贫困户得到了帮扶、上访户化解了怨气、留守户得到了保障、致富户得到了发展,不少群众都得到了实惠。他们高兴地说:“县里的干部访农家,与俺交朋友、结亲戚、办实事、解难题,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

  据统计,2013年,该县广大党员干部共帮助所包村修建道路56公里、改造线路280公里、打井85眼、整修党建阵地55所、清理垃圾15万立方米、植树5.8万棵,为全县老党员、困难党员发放关爱金9万余元,为特困群众捐献生活补助22万元,赠送棉衣被5000余件、米面油等物品9万余公斤。

  该县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建立村级慈善工作站,实现了突发变故家庭和困难群体家庭可随时随地得到救助,目前共募集资金1516万元。

  该县卫生局开展“健康万家行”活动,组建了18支医疗小分队,深入乡村免费开展义诊服务,共赠送药物价值3万余元。

  该县工商局开展“红盾护农”活动,共取缔无照经营农资户23家,查处各类案件63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

  该县司法局开展“乡村法治行”活动,走访群众1万余户,发放法律书籍5万余册,代写法律文书800份,提供法律咨询2万多人次。

  该县各级部门的大胆探索实践,为基层提供了更广泛、更优质、更贴心的社会服务,群众真正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为老百姓的炉膛加一束薪,为困难户的囤里添一勺米……这一年,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郭白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