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条底线不能突破
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有哪些新的制度安排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最受关注的十个论断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当代中国价值追求的精神之纲
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把握24字关键词
24字价值观如何成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最受关注的十个论断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当代中国价值追求的精神之纲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条底线不能突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把握24字关键词
□红岩先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脊梁,为实现伟大复兴之路提供精神动力。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概括,与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典型特征,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是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国家。这一价值理想鼓舞人心,满载我们对于祖国未来的美好期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党和政府不断重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会的公正和法治。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党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多次强调这一价值目标,在实践中不断践行这一崇高理念,正是为了早日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使人民得到更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都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只要每位公民都能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的社会一定更加和谐幸福,我们的国家一定更加富强文明。

  24字关键词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从不同层面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具有精神纽带和精神旗帜的重要作用。只要每一位公民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这24个字作为自身思考和行动的指南,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引领其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早日实现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