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何京辉 谢志峰
“新年好!家里最近怎么样,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昨日上午,武陟县龙源街道干部郭长生走进该街道卢徐店村村民王相花家,看望他结下帮扶对子的这门“亲戚”。
王相花今年48岁,女儿在外地读大学,年迈的婆婆因病卧床不起,丈夫也因伤不能干重活,一家人基本靠低保金维持生活。走进家门,郭长生与王相花拉家常、问冷暖,详细了解她家最近的生活状况。王相花说,女儿考取大学后得到了县、街道两级资助,婆婆的身体也好多了,生活正在好转。“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等你女儿大学毕业了,日子肯定会好起来。”郭长生安慰她说。
据郭长生介绍,走访帮扶对子是该县开展的党员干部“情暖农家”活动的一项内容。元宵节前,该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以走亲戚的形式,深入到所联系的贫困农户家中,送去汤圆等节日礼物,叙亲情、话发展。同时,该县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情暖农家”活动的突破口,把群众难事和长远大事结合起来,把民生实事和发展要事结合起来,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收入、安全、公平、环境等问题,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
春节期间,该街道还以村为单位,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本地企业主等召开“新春之际话发展”座谈会,理清发展思路,探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办法。一些本地企业主当场表态,尽可能提供就业岗位,让生活困难的群众进厂打工。
“街道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谈心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车间班组、群众家中,与群众谈民生需求、谈作风转变、谈改革发展,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切实做到群众的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到位、责任在一线落实。”郭长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