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小庄:干部有底气 群众有福气
《焦作市城乡规划管理若干规定》出台
是否学懂弄清真信了
图片新闻
超越亲情的大爱
乘势而为跃前列
欢歌笑语满怀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越亲情的大爱
——记市绿源热力公司总工程师杜胜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杜胜利正在拟订施工方案。
  王洪波 摄
  主人公座右铭
 
   

  本报记者 丰舒潍

  实习生 廖 俊 程惠敏

  有一种缘分叫相遇,有一种品质叫感恩。

  杜胜利在爷爷去世之后,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爷爷的好朋友张鑫泉,直至老人在98岁高龄离世。有人说,他是图利,可面对老人留下的遗产和抚恤金,他说什么都不肯要;有人说,他是图名,可同学介绍省级媒体去采访他,他坚决反对,并以断交相要挟,硬是把已经在半道上的同学和记者逼了回去。

  这次由全市住建系统推荐、市委宣传部组织评选成为“身边的榜样”,杜胜利在接受采访时还是有些不情愿:“我干了自己应该干的事,只想守着内心的一分踏实。”

  杜胜利是市绿源热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他说,人生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结缘,二是感恩。随着这个中年回族汉子的讲述,时间仿佛又回到了13年前。

  2001年2月21日,杜胜利的爷爷病重。弥留之际,老人拉着杜胜利的手久久不放,眼里噙着泪花,却欲言又止,因为他心里有一个人始终放不下。

  原来,老人还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好朋友,名叫张鑫泉,祖籍山东省临清市。他们年轻时在同一家单位上班,又都是回民,二人很快成为情同手足的兄弟。两家人互相帮助,来往密切,建立了数十年深厚的友谊。眼下,张鑫泉老人无儿无女,老伴早已去世,80多岁的他孤苦伶仃,以后该怎么生活?

  老人满含期待地望着孙子,把心事说了出来,希望杜胜利能够在自己过世后担负起照顾张鑫泉老人的担子,直至为老人养老送终。其实,从小到大,杜胜利早已把张鑫泉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眼含热泪使劲点头,紧紧握着爷爷的手说:“爷爷你放心吧,我一定记住你的嘱托,一定把张爷爷当自家人去孝敬、去照顾。”

  爷爷去世后,杜胜利为了方便照顾张鑫泉,想把老人接回自己家中照顾,可老人考虑到杜胜利夫妻要上班,孩子又小,生活上会有很多不便,说什么也不肯去住。年迈的老人不在身边,杜胜利总少不了担心。他专门给老人配了电话,每天打电话询问老人生活情况,每隔两三天就要到老人家里,看看老人缺什么,帮着老人买些生活必需品。知道张爷爷爱泡个澡,他一个澡堂一个澡堂地看,为老人挑选干净卫生、安全舒适的地儿,跑前跑后服侍老人舒舒服服地放松身体。

  老人虽是高龄,却身体硬朗,基本能够一个人生活,直到2007年的那次意外发生。那天,老人去卫生间时不慎摔倒,造成脚部骨折。后来有邻居发现,赶紧给杜胜利打电话。在送老人去医院的路上,杜胜利的心里满是自责,一再埋怨自己没有把老人照顾好。

  自从这次受伤之后,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到季节更替时节,总要住院一段时间,少则十多天,多则一个月。因为自己还要上班,杜胜利专门请了护工照顾老人,可老人有一个怪毛病,生人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喂饭他都不吃,必须等杜胜利喂饭他才肯吃。于是,杜胜利每天一下班,自己顾不上吃饭先往医院跑,为老人喂饭,给老人端屎端尿,擦洗身子。老人长期卧床,杜胜利害怕他得褥疮,就花钱买来轮椅和气垫,方便老人活动和翻身。

  出院后,老人依然离不开他人照顾,杜胜利又为老人联系了回民养老院。看到老人起身喂饭不方便,他就买来升降床;看到老人没胃口,他就变着法儿给老人弄吃的,专去老人喜欢的回民饭店点菜。虽然老人有退休金,但是长期生病就医、住养老院等花销非常大,杜胜利把每月的工资全贴进去还是远远不够。

  很多时候,他想过辞掉工作,省去雇请保姆和护工的钱,想过向亲戚、向朋友借钱,却从不在老人的医药和托老费上节省。

  杜胜利想得最多的,还是张爷爷对他和他家的好。杜胜利说,他的爷爷和张鑫泉工资差不多,可他爷爷一家8口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因此张爷爷以前经常接济他家。张爷爷家有什么好吃的,总会想着留给杜胜利吃。“张爷爷特别会炖牛肉,隔几天就会做一次,然后喊我去吃。”

  在杜胜利小的时候,这爷孙俩的感情就非同一般。杜胜利清晰地记得,有一次,老人为了让杜胜利吃到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专门去接杜胜利来家里住。由于当天玩到很晚,耽误了第二天起床的时间,老人飞快地骑车把他送到学校,但还是迟到了。上学以来,从没有迟到过的杜胜利觉得很不好意思,不愿进教室,张爷爷似乎能看透他的心思,不但把他送进教室,还专门找到老师说明了迟到的原因。

  杜胜利说,张爷爷一生光明磊落,正直豪爽,重情重义,乐于助人。这种性格无形中深深地影响了杜胜利,让他懂得,人生在世,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对于杜胜利的付出,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感觉自己活的岁数越大,越会拖累杜胜利,于是产生了不愿再活下去的念头。他开始绝食,拒绝打针吃药,还几次拔掉输液管和输氧管。看到这种情况,杜胜利心里无比着急,想尽办法做老人的思想工作,让老人有继续活下去的信念。他拉着老人的手,动情地说:“爷爷,您已经90多岁了,再过几年就是百岁。现在您的重孙都上高中了。我希望您能看到他考上大学的那一天,这是我的愿望,希望您老人家能成全我。”一番话感动了老人,老人有了好好活下去的动力,决定要活到100岁。

  张鑫泉老人在焦作没有亲人,他远在山东和天津的弟弟妹妹看到杜胜利辛苦照顾老人,也想分担一些责任,想把老人接回老家赡养,但老人说什么都不肯。他说:“谁也不会像胜利这样照顾我,我离不开胜利,我哪儿都不去,死也要死在焦作。”无奈,家人只好依着他,再也不说回家的事了。

  2013年2月21日,就在杜胜利的爷爷去世12年祭日当天,张鑫泉老人也悄然离去,享年98岁。张鑫泉的家人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封老人未写完的遗书。老人要把自己的一间房子留给杜胜利,可无论老人如何要求,杜胜利说什么也不在上面签字。在老人去世后,他的家人也有意让杜胜利继承老人留下的遗产和抚恤金,可杜胜利依然说什么都不肯。

  杜胜利说:“在我心里,张爷爷就是我的亲人。我赡养张爷爷,不仅是为了爷爷的嘱托,也是怀着感恩之心为他养老送终。做了这件事,我的心里无比踏实。” 

  (杜胜利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