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邓晓芳
他是沁阳市环卫所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但在他身后,却有着一个不寻常的感人故事。他叫张铁锤。
这还要从1992年9月的一天说起。那天,张铁锤的表哥跑来找他,说有个弃婴在路边,问他想不想要。张铁锤二话没说,就匆匆跑到沁阳市水南关沁河大坝指挥部附近去抱这个婴儿。可是当他打开小被子时,却发现孩子是个兔唇女婴,家人没留下任何信息。当时,婴儿睁着眼睛,不哭不闹,看样子刚出生两三天。张铁锤没多想,就把女婴抱回了家。
张铁锤是家中的独子,1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又有精神障碍性疾病,他就独自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因为家贫和家庭的特殊原因,他一直没有结婚。捡到该弃婴后,他决定把她当作亲生女儿抚养成人。
可是要抚养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困难可想而知。5年内,张铁锤没有外出打过一天工,他靠养猪养羊挣的钱买奶粉、白糖养活孩子,并给孩子取名“彩云”。与此同时,他还精心照顾好母亲。
自从有了彩云这个女儿,张铁锤的生活也多了一分动力。彩云上幼儿园后,他除了打理自家的田地之外,还去建筑工地搬砖,去沁河滩装沙,去纸厂兜锅……如今,他已干了7年的环卫工,每月850元钱,而这却是他迄今为止月收入最多的一份工作。
“小时候家里穷,油盐酱醋都买不起,同学还曾笑话我吃了一个多月的清水挂面。”谈起往事,彩云一度哽咽,不停地抹着眼泪。“虽然家穷,但我不觉得过得穷。因为爸爸从不亏待我,总是惦记着我。”彩云说。
在彩云2岁时,她的亲生母亲打听到女儿还活着,于是找上门,给了她20元钱。彩云7岁时,她的生母给她拿了3000元钱,资助她做了修复手术。从那时起,彩云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小时候学校放假,她会把我接到家里住几天。可我知道那根本不是我的家,我甚至连一声妈也叫不出来。”彩云说,有一次,生母执意让她多住几天,她一气之下,骑了十几公里自行车回到张铁锤身边。
上初中后,见父亲一个人太辛苦,彩云就坚持要去打工挣钱。张铁锤拗不过她,只能同意。在饭店打工3个月,彩云用工资给爸爸买了一台洗衣机和一台彩色电视机。
彩云说,每天爸爸干活回来,父女俩都要一起看电视,这是他们生活中最幸福的事。
如今,彩云已经结婚了。婚后,她与丈夫一起到济源富士康打工。每隔半个月,他们都要一起回家看父亲。
彩云说,她和丈夫已经商量好,要帮父亲实现他的梦想——在村里盖一座新房子,让父亲好好享受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