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原文钊) 日前,团省委决定在郑州、新乡、焦作先期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并分阶段在全省推广,形成网格化管理、阵地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功能化发展的区域整体性工作格局,以提高城市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
区域化团建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突出街道团工委的枢纽功能,立足建设服务型团组织,强化属地化原则,打破行业、层级、所有制界限,实现区域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工作联动。
区域化团建工作将坚持党建带团建,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组建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的共建委员会,探索流动团员及在未成立团组织单位工作团员的管理创新;发挥街道团工委的枢纽作用,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引导,使之成为团组织延伸手臂、增强活力的重要依托;巩固街道团工委班子至少9名专兼职团干部的组织格局,加大对青少年社工、青年社团骨干、青年志愿者等人员的培养使用力度,制定相应的评价激励措施,使之成为开展区域化团建的有生力量;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青年中心,鼓励各地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和募集社会资金,建设社区青年汇、青年家园、新市民学校等阵地,以及采取共建、挂牌等方式建设各类小型青年阵地,推动共青团工作在青少年身边实现有形化;通过社会化运行、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挖掘、盘活各类社会资源,创新团的资源整合和配置方式;围绕青年学习成才、就业创业、婚恋交友、社会融入等需求,注重争取和承接政府青年事务项目,探索与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为青年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公众化服务项目;明确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区域各类团组织在区域化团建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区域化的议事协商、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活动共联、信息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