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野生动物园里,一只得了“厌食症”多天没治好的黇鹿,停止了呼吸。兽医对其进行病理解剖,在黇鹿的胃里发现了足有4公斤重的食品包装袋。兽医介绍,这些塑料袋在黇鹿的胃里搅成一团,无法排出体外,黇鹿无法正常进食,最终被撑死。
(据《海峡都市报》)
黇鹿被称为欧洲最漂亮的鹿之一,一般栖息于混杂的林地和开放的草地,生活在欧洲南部地中海的树林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由于黇鹿外形娇小、性格温顺,喜爱与人亲近,遂成为了各大动物园炙手可热的观赏动物。厦门沧海野生动物园里那只已经死亡的黇鹿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那些整日陪它玩耍嬉戏的游客,那些喜欢和自己亲近的游客,那些喜欢与自己拍照留念的游客,竟是将自己推向死亡的“真凶”。
黇鹿的死如同一个巨棒打在了那些自诩喜爱大自然却没有出行公德的游客的头上;四公斤重的包装袋像一把尖刀,扎在了那些打着喜爱看动物却更喜欢随意喂动物的游客心上;国外著名景点用汉字注明的文明指示牌更像一个犀利的巴掌,扇在了那些带足了钱却没带素质出国旅游的人脸上。笔者不禁要问:中国还是礼仪之邦吗?
其实,类似黇鹿之死这样的事早已屡见不鲜,笔者也相信厦门沧海野生动物园的黇鹿决不会是最后一个死于人类“过度关爱”的动物。从闹得沸沸扬扬的熊猫“锦意”之死,到现如今的黇鹿之死,短短数日,两个可爱的生命已逝。
笔者绝不是恶意揣测中国人的良知,黇鹿胃里四公斤重塑料袋的主人们也不是故意的行为,也许仅是吃完食物后随意的一扔,黇鹿误食罢了。但这不是我们推脱过错的借口,大家应该有保护动物的基本常识,更应该看到动物园内提示牌上的指示,悲剧为何仍然发生?动物园、植物园及各种景点都设有垃圾箱,为何相当部分游人视而不见?当有人做出不文明之举时,为何大家视而不见?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之时,有多少人会低头想一想我们的国民素质为何不能与时俱进?
黇鹿已死,笔者不仅为一个生命的逝去而伤心,更为国民文明之殇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