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您好,这里是孟州市公安局大定派出所户籍室,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有件事想咨询一下,我儿子想办理身份证,可他平时都要上学,只有周日才休息半天,你们派出所周日有人上班吗?”“我们每天都有民警值班,如果您提前预约,并且资料齐全,很快就可以办理。”
看似很平常的一段对话,其实是大定派出所户籍民警边莹每天所做的工作。正是因为细致耐心的服务态度,边莹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好评。
地域广、村居散、外出务工人员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多等特点,给户籍管理增加了难度。针对这些实际情况,边莹进一步规范户籍办理程序,不断完善户籍档案,将优质服务细化到户籍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力求户籍办理“一站式”、办事过程“零停留”。
在户口登记管理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中,边莹发现一位大姐曾多次打来咨询电话,于是她主动联系对方。今年1月4日那天是周末,户籍民警不用上班,可边莹却早早来到办公室,坚守在岗位上。“你们可来了,手续带齐了吗?”看着两个急匆匆的身影走来,边莹立刻迎了过去。很快,边莹就为这位大姐的儿子刘某办理了二代指纹身份证。临走时,这位大姐高兴地说:“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你们的电话,没想到周末你能来为我们办理身份证,真是太感谢了!”
对于现场不能办结的户籍业务,边莹在户籍室专门定制了一块温馨提示牌,将此类业务的办理进度予以公示,让群众“来得清楚、走得明白”。
边莹还自创了“每日户籍三问”工作法。一问群众服务是否到位。每天下班前,回顾一天来的窗口服务是否有问题未解释清楚,对待群众态度是否谦和,是否有群众不满意之处等,不断提升户籍窗口服务质量。二问办理程序是否合法。通过对每一份户籍业务进行核查,发现是否有申报主体、办理权限、审批程序不规范的业务,不断规范办理程序。三问发现问题是否整改到位。通过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再次进行复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不仅如此,边莹还打破常规,走出户籍室,联合管片民警深入各村走访。她走访一些行动不便或老、弱、病、残等群众,为他们解决一些办理户口和居民身份证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走访,核对、纠正村民的户口登记信息,有效提高居民信息的准确率。她到人员密集的乡镇街区设摊宣传,向群众分发印有户籍常识、办理程序和创新沟通方式、监督渠道等内容的宣传单,宣传相关知识。
一天下班时,边莹正在收拾一天的户籍资料,准备下班。这时,一位姓汪的大姐急匆匆地走进户籍室,气喘吁吁地说:“我女儿在焦作上学,身份证丢失了,急需补办,她正在回孟州的路上,你能不能晚些下班,等一等她啊?”边莹爽快地答应了,一直等到办完身份证才下班。因为此事,汪大姐逢人便说:“民警真是为我的孩子解决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据边莹介绍,为了更加方便群众办事,近期该所向辖区群众承诺户籍室节假日预约服务。这成了警民和谐关系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她说:“虽然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是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对我们户籍民警来说,是最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