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卫视的马年春晚上,西安相声演员苗阜、王声合作的一段《满腹经纶》受到观众热捧。苗阜、王声的精彩表演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呢?因为给相声迷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娱乐多元化的当下,仍然有极具潜质的年轻人献身相声事业,为相声的发展带来希望。
自从“说相声的去演小品”之后,老一辈的相声演员纷纷顺应“去相声化”的潮流,有的到电视台当主持人,有的靠演广告混个脸熟。虽有津派相声异军突起,但年轻人才也不多,何况一枝独秀岂是春?
相声舞台上曾出现过希望之星,例如前些年湖南的一对相声演员奇志和大兵。遗憾的是,他们似乎只是把说相声当作跳板,甫一走红,便“另谋高就”,但若干年下来,其再无出彩之处,差不多已经“消失在人海”。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相声艺术的市场前景不看好的相声演员,改行也无可厚非。但喜欢相声的观众大有人在,人们都希望既热爱相声事业,又适应市场需求的后起之秀不断涌现。
以苗阜、王声为代表的陕派相声一炮走红,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尤其是苗阜、王声不仅在电视上的表演堪称老到,而且从2007年开始就在小剧场演出,在西安拥有两个小剧场,并成立了自己的相声团体青曲社,可谓已经在市场扎下了根。
希望陕派相声这棵“苗”能经受住市场的洗礼,最终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