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一年之计在于春。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2月20日至21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对全市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进行观摩点评活动,并召开全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会。市委书记孙立坤强调,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市加快转型、赢得先机、创造优势的重要引擎,必须集中全市力量,调动全市资源,进一步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各县市区和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强化清醒忧患;凝心聚力,进一步形成强大合力;克难攻坚,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争创一流,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绿色发展,进一步强化民本意识;强化责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
市领导张文深、王明德、原振喜、秦海彬、王长松、赵建军、杨娅辉、甘茹华、田跃曾、郭鹏、宫松奇、苗绍勇、贾书君、牛越丽、乔学达、李海松、杨维军,市(厅)级干部杜宇、郜小方等参加了观摩点评活动。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主持全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军通报打分评比结果,并对观摩情况进行点评。
两天来,与会人员顶着初春浓浓的寒意,推迟吃饭休息时间,深入各县市区,先后对锦江商业广场和锦江大酒店、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15万吨富钛料、龙源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年产900万千伏安时新型大容量铅蓄电池、中原内配三期、河南福沃重工有限公司福沃重工工业园、国药容生中原产业基地、市龙锐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5万辆电动汽车产业园、壹代天骄城市综合体、龙源湖新贵族商务中心、焦作光源电力LED产业园等30个项目进行了实地观摩。每到一处,大家认真听、仔细看、详细问、不断议,在实地观摩、相互对比、现场感悟中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孙立坤强调,第一,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强化清醒忧患。这次观摩点评活动,不仅仅是观摩点评,而且也是学习基层同志和企业家们精神、作风、干劲的一个过程,就是要学习先进找差距,抢抓机遇上台阶。通过这次观摩点评,我们看到了成绩,看到了发展,看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一举求多效”“一发动全身”“一优带百通”以及“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等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在焦作的落实情况,看到了去年我市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的“三多三快”的良好发展态势。“三多”是项目数量多、招商引资多、入驻企业多,“三快”是投资增长快、推进速度快、建成达产快。也看到了各级领导班子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推进项目的速度越来越快、上项目的档次越来越高、建设项目的力度越来越大、服务项目的环境越来越优,看到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神,看到了焦作发展质量、速度、形象的提升,看到了焦作企业发展的后劲,看到了焦作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要把上大项目作为自己的职责,造福一方就是要焕发一种精气神,造福一方就是要练就一身硬本领,造福一方就是要锻造一种好作风。但是,在看到亮点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慢”“少”“低”“小”“不优”“不平衡”等方面。各县市区和各部门要时刻保持清醒忧患,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刻冷静分析,找准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比学习,取长补短,迎头赶上。
第二,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凝心聚力,进一步形成强大合力。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增进共识,看到各县市区竞相奋进的蓬勃态势,认识到稍有懈怠就会被落下甩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正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众志成城干事业。要着眼大局,真正把焦作的事业举到头顶,把项目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服务发展、推进发展,特别是对涉及“十大建设”的项目,要积极主动服务,绝不允许推诿扯皮,确保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要形成合力,继续落实市委常委“十个带头”、市五大班子分包“十大建设”建设责任制、“七个一”工作法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体合力。
第三,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克难攻坚,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一是要迎难而上。我们要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遇事不推不拖不躲,想方设法解决好项目推进中的资金、土地、环境等具体问题。二是要立说立行。对看准的事情立即行动,对定下的决策抓紧实施,对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对承诺的事情坚决兑现,绝不能让大好机遇在按部就班中错过,绝不能让好不容易争取到的项目在推诿扯皮中丢掉。三是要加大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打破思维定式,采取超常举措,争取项目早建成、早达产、早见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凡牵涉到的部门都要认真对待、大力支持,决不能人为设置障碍;凡涉及的资源要素要努力保障、优先供给,决不能人为掣肘制约;凡列入年度计划的要如期完成,决不能讲条件、打折扣、随意变更。
第四,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要争创一流,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要树立精品理念,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上高科技项目,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新兴企业招商引资,力争把每一个产业集聚区都建成精品、建成一流、建成样板,着力打造省级示范产业集聚区。要多点较真精神,对各项目标任务不能仅满足于完成,不能有“差不多”的思想,而要看自己的职责尽到了没有、尽够了没有、尽好了没有,努力做得尽善尽美。要强化争先晋位意识,敢与快的比速度、敢与优的比结构、敢与强的比效益、敢与好的比质量,比出动力、比出激情、比出干劲,进一步提升速度、提升效益、提升地位。各产业集聚区要自我加压,拉高标杆,争创全省“十强、十快、十先进”,确保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年度综合考评中位次明显前移。
第五,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要绿色发展,进一步强化民本意识。要坚持绿色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工作推进中遵循客观规律,加大环保力度,坚决杜绝高污染项目,尽量减少高耗能项目,争取多上高科技项目,决不能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决不能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发展。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承载能力,尽最大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投入产出强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耗水平、节约土地,促进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要坚持融合发展。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用城市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倒逼集聚区发展,以集聚区建设驱动城市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城乡基础设施,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形成产城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融合发展。
第六,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强化责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方面,要优化开放招商环境。在政策环境上,要制定出台吸引人、留住人的优惠政策,放长眼光算长远账,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不怕吃眼前亏。在服务环境上,要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便民、便企、高效、廉洁、规范的要求,积极对接,主动上门,帮助企业完善各种手续、解决突出问题、整治周边环境。在舆论环境上,要坚持重点项目媒体公示制度,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报道相关建设的进展情况,形成加快推进的浓厚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优化干事创业环境。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坚持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坚持把建设绩效与干部考核奖惩升迁挂钩,真正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坚持好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述职制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人民群众评议部门制度,让先进赢掌声、增干劲,让落后有压力、坐不住。
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张文深强调,一是要统一思想、提升认识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作为打基础、备后劲、管长远的战略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牢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是要层层动员、迅速行动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对照今年的目标任务,迅速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要抢抓春季大好时机,加快推进2014年度第一批市重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三是要查找差距、突出重点抓落实。要认真学习先进,查找不足,针对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着力在提升开放招商水平、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城互动和功能集合构建、增强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求突破,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四是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抓落实。各县市区要对照我市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10亿元项目考核方案,总结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不断健全政策引导、要素保障、部门联动等推进机制,树立好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形成推动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五是要提升效能、优化服务抓落实。各职能部门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项目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系统清理、调整和规范,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能下放的尽快下放,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确保每个项目快审、快批、快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拿出足够时间,腾出更多精力,多到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多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一线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为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人员就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规模、投入、质量、速度、形象等方面进行了打分。孟州市、武陟县、新区主要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