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2月19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沁阳市柏香镇伏背村村民王小忠的草莓棚里,人们在兴高采烈地采摘成熟的草莓,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记者见到王小忠时,他正在电话里与孟州市一位蔬菜种子代理商联系西瓜种植事宜。“我准备在草莓棚里套种礼品西瓜,这样,一个棚可以多收入2000元。”打完电话,王小忠对记者说。
今年52岁的王小忠当过兵,从部队复员后,栽种过苹果,也倒卖过苹果。2001年,他做起了草莓经纪人,将江苏、安徽的草莓贩运到山西太原、长治等地销售。在贩运草莓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全国劳模、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草莓协会理事长谢春光,并从谢春光那里学会了草莓种植管理技术。
2009年5月初,王小忠在伏背村第一个种起了大棚草莓。为种草莓,他毁掉12亩正在灌浆的小麦。当时村里许多人不理解,责问他:“你是种金还是种银?毁了快收的麦子多可惜!”
经过精心管理,王小忠的35个大棚里草莓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但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冬季那场暴雪将王小忠的35个草莓大棚全部压塌,造成了4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王小忠没有退缩,他说:自己认准的事情,不管再难,都要坚持下去。
2010年夏天,王小忠对大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草莓品种。当年,他种植的甜查理、丰香等优质品种草莓获得丰收,亩均效益达到2.5万元。现在,他每年种植草莓的收入可达四五十万元。为带动乡亲们致富,他还吸收了4户村民以工参股。
“俺的草莓个大、色艳、口感好,采用蜜蜂授粉,不用农药和化肥,是市场上的抢手货。”王小忠指着一篮篮鲜嫩的草莓说,“今年春节前草莓开始采摘,现在一天可以摘100来公斤,能卖四五千块钱。”
谈起草莓种植的前景,王小忠满怀信心。他告诉记者,他计划把自己流转的80多亩土地全部建成大棚,以种植草莓为主,以套种礼品西瓜为辅,并向村民免费传授种植技术,引导更多的群众种植草莓。下一步,他将利用伏背村临近神农山景区的优势,把自己的草莓种植园扩建成采摘观光园,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亲手采摘果实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