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从濒临破产的财政包袱,到如今首屈一指的行业龙头,拥有5条造纸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在国内无碳复写纸生产行业中产能居第二位。河南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能发展到今天,除了在技术上有领先的本事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也为公司的迅猛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是2002年7月加入到刚刚成立的江河纸业团队中,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财务部门的员工把学习看作人生的一件大事,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升自身素质。”江河纸业财务副总经理翟长胜告诉记者。尽管工作繁忙,但财务部门的员工们从未放弃学习、汲取营养。
面对财政包袱的原造纸企业,扭亏为盈着实不易,如何改造和发展成为了翟长胜和他的团队每天都要考虑的问题。针对公司的具体情况及其在整个财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翟长胜果从建章立制入手,逐步规范各种票、证、账、表的使用。同时,他建议组成规范化考核小组,对公司所属部门进行考核验收,规范了公司的财务工作。此外,为实现公司财务工作信息化管理,江河纸业财务部门引进了国内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处处以现代化企业的标准规范各项业务操作。
在企业发展中,江河纸业财务部门紧紧把握以效益管理为中心,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把财务管理贯穿公司运营的全过程,促进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先后出台了公司材料采购和公司物资审批流程实施办法以及财务工作业务流程、操作流程等,还优化了资金支出审批流程,提高了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和投资管理水平。同时,江河纸业在资金流管理上,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内控制度;在信息流管理上,初步建立了财务软件系统并运用到销售、采购、库存等非财务部门;在资金使用上,始终坚持“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调度分配资金,维护国家、企业、员工的利益,从未拖欠国家税款,不欠安全账,不欠员工工资,不欠缴社会保险和工会经费。由此,江河纸业连续被中信银行河南省分行评为“AAA”级信用客户。
资金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更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作为江河纸业财务的最高指挥官,翟长胜深知自身的压力和责任有多大。
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对国产造纸行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江河纸业财务部门能够做到及时建议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措施,半年融资10亿多元,以资金确保了生产安全投入和项目建设,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重点工程扎实推进。
年产10万吨造纸生产线项目已建成投产、生物质能热电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年产3套造纸成套设备项目已建成、年产20万吨高档文化用纸扩建项目已建成、二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年产30万吨造纸生产线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无不倾注江河纸业账务部门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