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新忠
本报通讯员 赵向东
走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机关走廊,“讲文明、处处是形象,树新风、人人是窗口”“文明是服务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等励志格言处处可见;办公室内,醒目的公示制度、责任分工、办事流程等工作规范处处可寻……
近年来,市住建局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强化城乡建设管理,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力支持。
2013年,一名叫“生产队长”的网民在山阳论坛上发帖提问:“焦辉路(牛庄花坛至中原路)两公里无路灯,人们摸黑还要走多久?”市住建局获知这一信息后,迅速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并组织相关人员和有关单位制订工作方案,倒排工期,加班加点,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路灯安装工程,彻底解决沿线群众夜间安全出行问题。
“每到晚上,山阳路灯火通明,一转弯到焦辉路上就一片漆黑。这里还有很多大货车过往,速度很快,我每晚从这里经过总是提心吊胆的。现在好了,晚上出门散步再也不用带手电筒了!”居住在焦辉路旁的张先生,一提起市住建局为群众办的好事就赞不绝口。这仅仅是市住建局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随着市住建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局先后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集体、被国家住建部授予全国住建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并获得了省住建厅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住建厅“五一劳动奖章”、省住建厅优秀委局、市政府目标管理一等奖等荣誉。
“作为焦作十大建设和城建三年大提升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要适应当前新形势对住建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城乡建设工作,必须有高效能的工作环境和过硬的干部队伍。”谈到文明创建的初衷,该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长占说,文明创建工作是一个部门和行业的重要内涵建设,是提升机关效能、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
市住建局坚持用先进的理念激励人,用创新的举措塑造人,用扎实的作风历练人,先后组织开展了“飞吧喜鹊”志愿者服务队学习雷锋活动、公用事业单位“春风行动”进万家服务活动、“书香住建、经典诵读” 活动、“捐一本书,读百本书” 活动、“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活动及道德讲堂、广播操比赛、太极拳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摄影比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特色活动。
市住建局始终把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素养放在首位,通过知识竞赛、观看电教片、到先进单位学习观摩等形式,提高创建文明单位的自觉性。坚持每周五下午集体学习,深入开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建“五型”机关、争创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多项专题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做文明城建人。
为切实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市住建局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创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将每项工作落实到科室,具体到人。定期对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以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不断提升住建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是市住建局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的理念。市住建局依托文明创建,更新服务理念,激发工作活力,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市住建局精心谋划城乡建设,按照打造“核心城市—城市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城乡架构,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以中心城区建设为依托,加快城市道路、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处理设施向乡镇延伸,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围绕“十大建设”任务,推进中心城市三年提升计划,完善老城区,打造新城区,促进中心城市转型发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建措施,有力促进了城建事业的大发展和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