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涛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新春伊始,国务院简政放权的消息,就为甲午马年开了个好头。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再次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8个子项。此外,国务院建议取消和下放6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行政审批项目,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有关法律。
在民间,老百姓申请行政许可或是报批某个项目,一般被形象地称为“跑审批”。一个“跑”字,深刻地反映出老百姓的酸甜苦辣。
毫不讳言地说,原来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行政审批设置过多过滥,程序烦琐,很多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公民权利的扰民制度,有些还成为了极易滋生腐败的温床。
正因如此,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仅是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新一届中央政府组建伊始,就明确提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务院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减少三分之一。
如今,在去年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国务院在马年新春伊始,跃马扬鞭再启程,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再次公布取消和下放一批审批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央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的坚强决心,更为我市广大中小企业以及青年创业者带来了好消息。
就拿国务院新近出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来说,不仅把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还为广大创业者带来了更多的“好声音”:创业“门槛”成本降低,可以“一元钱办公司”; 在进行公司登记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也无须提交验资报告;作为企业实际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住所,也实现了登记简化,放宽经营场所条件,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
当然,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只是由传统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并由此推动政府管理方式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以更加有利于形成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许,这也正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