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影报道
穿过一个院子,跨过一个不起眼的铁门,几经周折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市文苑路上的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警犬训导大队。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并不算大的训练场地,旁边矗立着一座两层高的办公楼,办公条件异常简单,楼的北侧是30多间犬舍,与东西两侧的高楼相比,这里显得很不起眼,也许只有犬的叫声与训导员们的口令才让这里显得与众不同。
“坐……卧……立……”随着训导员的口令和手势,警犬们做着不同的动作。在训练场的另一侧,几名训导员正在对警犬进行穿越障碍、随行等科目训练。“这是对警犬的一种最基础训练,一段时间过后还会有搜毒、扑咬、搜血等实用科目的训练。”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警犬训导大队大队长陈建生说。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长年一身臭!”这是警犬训导员的真实写照。训警犬没有捷径,只能反复训练,让警犬形成条件反射,有时为了熟悉一种物体的气味,警犬要经过上千次的训练。
李东方是警犬训导大队最年轻的一名训导员,38岁的他毕业于沈阳警犬技术学校,用同事的话讲,他是队里科班出身的高材生,技术方面非常好。“警犬的品种不同,所担任的职责也不同,根据犬的种类会分别训练它们的防暴、搜爆、搜毒等技能。”李东方说,“每一只警犬都必须经过幼训,就如我们读小学、中学、大学一样,经历过不同阶段毕业后才能合格。”在李东方眼里,训警犬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爱犬,也离不开犬。他告诉记者,在与犬的训练、沟通中能获得快乐。
扑咬在警犬的日常训练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科目,它不仅能够提高犬的应变性和灵活性,还能够建立犬对民警的服从性。 在警犬训练扑咬时,训导员都互相担任助训员,为了能让警犬更加兴奋,平时跟警犬和睦相处的训导员,都要扮演“坏人”,对警犬进行“挑衅”。“对警犬的扑咬训练,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还要增强训导员的自身防范意识。” 警犬训导大队副大队长郭万民说,“虽然训导员每天都要和警犬打交道,但受伤在所难免,一不小心就会被犬的牙齿划伤。”郭万民身上就有大大小小的伤痕好几处,他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训导员身上都有抓伤和咬伤的痕迹。
当提到与警犬的共同经历时,郭万民显得很自豪,因为除了与警犬破获刑侦案件之外,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南阳农运会等大型活动的安保现场,都留有他和警犬的足迹。2008年6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前,郭万民和训导员杨军经过考核后被调到北京参加安保工作,两人每天不到5时就起床,为了对场馆内外进行搜爆等安全检查工作,一天下来要弯腰无数次,有时必须贴膏药以缓解疼痛。奥运会开幕后,他们的工作量更大,有时候会遇到一个人和一只警犬对场馆内几万个座椅进行搜爆检查,过后都累得抬不起头。
训导员对待警犬就像对待孩子一般,为了让警犬能够真正接纳自己,负责训导的民警前两个月必须天天和警犬待在一起,遇到好吃的不仅要想到它,还要与其进行游戏玩耍。到了晚上,当发现幼犬哪怕有一点儿异常时,民警也要随时跑到犬舍陪伴观察病情。“有时候犬生病了,无精打采不吃不喝,在它还没病愈之前,自己就先急得病倒了。”训导员张志东说,他是在部队转业后到了这里工作的,也许是想到了什么,张志东的眼神中露出了些许的悲伤。
追踪罪犯、搜索罪证,在人们看到训导员和警犬光鲜的背后,他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与汗水。训导员的手机要保持24小时畅通,随叫随到、风雨无阻;每天天刚亮就要给犬舍打扫卫生、定期的消毒,“一脚狗屎、一身狗毛”对他们来说是生活常态……
接到任务后,训导员要在最短时间内携警犬出警。
训导员正在对警犬进行扑咬训练,对训导员来说,这个过程受伤是不可避免的。
搜血训练,训导员携警犬查找地面上跌落的血滴。
对警犬的基础科目训练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钻火圈训练,每一次的跳跃都牵动着训导员的心,生怕犬摔落受伤。
搜毒训练,提高犬对气味的辨别能力。
坐、卧、立等基础科目训练,有时候简单的一个动作要反复上千次。
训练场地待得久了,训导员也会带着警犬外出“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