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政策、能源安全、环保三方利好因素的合力下,2014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及比亚迪汽车的拐点年。
王传福之所以这样表态,理由很充分:今年不仅是各地新能源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年,包括近日第二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推广名单的公布、3月底前全国将陆续出台的各地新能源补贴政策细则等,同时也正值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关键年。
不仅如此,近来关于新能源车市的一系列新动向似乎也印证着王传福的判断:北京市发改委2月25日表示,今年将首次大规模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年内完成1000个公用快充桩布局,将在中心城区打造服务半径平均为5公里的充电圈。
2月26日,北京公布了首批新能源车示范目录,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E150EV纯电动轿车、比亚迪纯电动汽车E6正式入选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第一批第一期产品目录。购买这两款车的车主,可获得国家及地方的双重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
多年来,困扰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门槛主要就是续航能力不足、充电网络不广和价格居高不下三个方面。随着一系列利好新政陆续出台,如果能够确保政策落地,那么上述制约因素对于新能源车消费的影响势必大为减弱,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真正“登堂入室”打开通道。
以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为例,目前其售价约在20万元,一些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的车主在领取国家和地方新能源车购车补贴后,其实际购买价格差不多在10万元,已经与主流家轿的价格基本持平,可谓极具竞争力。
消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秦”百公里加速仅5.9秒的性能已经丝毫不逊于普通汽油车,而其百公里1.6L最低油耗的节油性更是凸显无疑。尤其是在当前雾霾天气的连续困扰下,有了切身之痛的人们必定会对低排放、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给予更多关注。此外,在京、沪等少数已经实施“限购、限牌”政策的一线城市,购买新能源汽车还具有便于上牌的优势,也是一个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点。
当然,我国目前进行新能源汽车试点推广的毕竟只是部分城市,大范围的充电网络建设更是一项长期工程。借助目前山雨欲来的氛围,如果新能源汽车推广能够在试点城市取得实际进展,必然会对周边城市形成辐射影响,逐渐改变人们的消费心理和习惯,从而使新能源汽车真正在国内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