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午,忙完了手头工作的谢海燕匆匆赶往位于塔南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东北角的爱心献血屋,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无偿献血。
当得知记者要采访他时,正在体检的谢海燕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像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平时也做不了啥大事,献血救人咱力所能及,该伸把手当然得伸把手。”
为了这次献血,谢海燕可谓执着,他连续几天滴酒不沾、不吃油腻食物,还专门睡了个好觉,确保当天身体良好。
回想起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的情形,谢海燕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去年的4月份,我和朋友路过爱心献血屋,看到门口的宣传牌就对无偿献血产生了好奇,想着参加无偿献血前的各项检查也算是对自己做一次基本体检,想到这些,我们俩就走进了献血屋。”谢海燕说,“之前就听说无偿献血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更新,对身体有好处。我现在年轻身体好,献血不光能救别人,还能保养自己的身体,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就想要坚持下来。”
对于他参加无偿献血的举动,谢海燕的家人都非常支持。虽然谢海燕和家人对于无偿献血的政策几乎一无所知,但他们坚信无偿献血是在做好事、是献爱心,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参与其中。然而除了自己的家人,谢海燕没有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参加无偿献血的事情。他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得去到处宣传,而且,如今人们的公益意识越来越强,不需要他的带动,就有不少朋友自发地走进爱心献血屋,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参加无偿献血,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事不大,却是一种参与公益、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谢海燕说,“我相信我们的无偿献血队伍会越来越强大,我也会将无偿献血坚持到底,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有需要的人。”
本报记者 李洋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