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付凯明
2013年是焦作新区成立的第三年,也是新区“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的一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高新区在近日获批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我市第一家。
2014年是新区建设“五年大发展”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如何深入贯彻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马年新春,马上行动,新区当好排头兵。
“新区要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进一步深化创新提升年建设,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强区战略,突出项目建设、功能完善、民生改善,着力打造开放新区、实力新区、活力新区、魅力新区、幸福新区,力争成为焦作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的战略引擎。”焦作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宇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他说,2014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32亿元,同比增长1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9.3亿元,同比增长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4.3亿元,同比增长5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2亿元,同比增长25%。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全面抓好提升工作。
项目建设上要实施198个项目,总投资680.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0个,总投资202.32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58.84亿元;新开工项目128个,总投资425.98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85.47亿元。新型工业化上要实施主导产业、产业集群、企业上市(挂牌)、“两化”融合等四大培育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效益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0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20亿元。科技创新上要组织实施科技强区行动方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着力推进焦作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焦作科技总部新城、大中原精品产业新城、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焦作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和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一心两城三园”六大创新平台建设。功能完善上要按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要求,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商务中心区建设上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推动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招商引资上要继续深入开展以适度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全员招商,全年至少引进两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现代农业发展上要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农业,努力构建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体制机制创新上要深化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增强新区发展活力,深化投融资体制、财政体制、土地管理、农村经济体制等改革。社会事业发展上要加大民生支出力度,确保民生支出同比增长,集中财力办大事,打造民生工作亮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新区开发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