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马上幸福”“马上有钱”“马上有房”……今年网络流行的“马上体”令人激情荡漾。连日来,记者走访新区,这里流行着另一种“马上体”。
“马上出击”
连日来,新区招商引资捷报频传: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有与韩国现代IBT公司合作建设电脑零部件生产项目和与韩国同和药品合作建设药品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对接洽谈的重大项目有投资60亿元的华晶超硬材料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宝信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而这些招大引强项目从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开始了。当天,新区就召开班子会,要求立即打响项目建设大会战。
招商部门马上走出去,大范围、高频率地开展招商活动。节后上班第三天,部分人员便马不停蹄地飞赴北京、上海开始招商洽谈。
征地搬迁进度直接影响项目建设速度。土地、规划等部门敢啃硬骨头,将工作目标和责任细化到每个环节、每名工作人员,实行“5加2、白加黑”工作机制,按项目进度“挂图作战”,确保征地搬迁工作得到快速推进。
“马上行动”
2月10日上午,新区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与往届不同的是,整个会议时间短、议程少。2月11日上午,记者就在新区工委办公室看到了该区6个乡镇办事处的落实报告。
苏家作乡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规划建设齐村工业小区,重点围绕泰鑫、明泽磁业等现有企业的产业基础,开展产业链招商。阳庙镇突出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阳庙社区建设模式,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成立了阳庙镇合作社协会。宁郭镇以全市创森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村镇创建。李万街道在创森中已完成水土保持350余亩,绿化面积200余亩,义务植树100余亩。
记者在文昌街道、文苑街道采访,两个街道办事处以项目服务为突破口,班子成员针对企业提出的用工、信贷等一系列难题一一进行解决。目前,该区已收集30家企业提出的44个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了相互间协作配套,协助企业新增银行贷款5亿元。
“马上就办”
2月11日上午,记者遇到前来办理入驻新区大中原精品城手续的我市一家电子元件生产企业的总经理俞可心。他告诉记者,原来准备过了农历正月十五来办理相关手续,怕的是机关工作人员不到位。没有想到11日来办,当天就办完了全部手续。
据了解,新区今年开展了“转作风、提效率、解难题、抓落实”活动,配套实行了“马上就办”工作机制。今年,新区将在30多个审批职能部门中开展梳理、压缩、精简活动,平均每个审批项目比原定时限缩短10多个工作日。
“马上就业”
2月12日上午,新区管委会门前的生态广场上人头攒动,2014年新区首场招聘会红火开场。卓林数码、平光制药、科瑞森等3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搭建了劳动维权、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并准备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迎接求职者。
据悉,为满足求职者和企业两方面需要,新区早谋划、早准备,就业岗位涉及文员、销售、加工、质检等多个领域,平均工资在2000元至2500元,同比增长约20%。与往年相比,此次招聘会着眼于“大就业”,纳入了残疾人就业和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等内容。
“马上成功”
2月13日,泰鑫机械制造公司的新产品推介会、促销会在福建省平潭县召开。曾经自主研发喷浆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的该公司,在活动现场展销的新产品有十几种,共签订各类产品订单200余份。该公司“马上成功”仅是新区装备制造业迎来春天的一个缩影。据悉,厦工机械、瑞庆发动机、迈克冶金、明株自动化等新区4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目前接到的生产订单已占全年产量的70%。
工业“马上成功”,农业也毫不逊色。节后一上班,市忠昊农业经济合作联社在苏家作乡寨卜昌村、刘路村流转400余亩土地,发展观赏苗木生态园。目前,该乡共完成土地流转1000余亩。宁郭镇则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观光项目。记者在该镇看到,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旅游”营销项目正在一些发展观光农业的农民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