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明霞)“昨天,可让我丢人了,花了近200元买个水果篮送人,没想到,打开之后发现,果篮内除了表面的几个水果是新鲜的,其余的不是萎缩的,就是已经腐烂的,质量很差。”近日,市民李女士致电本报热线反映,花费百余元购买的水果篮外表精致,但是篮内水果质量堪忧。
据李女士介绍,2月24日,她去医院看望朋友的母亲,觉得水果篮既实惠又体面,于是就到一家水果店选购了一个果篮。因为赶时间,李女士就选了一个已经包装好的价值近200元的水果篮,篮内有芒果、火龙果、柚子等多种水果,看上去十分新鲜。
到医院后,正好朋友姐姐家5岁的小女儿也在,她看到李女士掂的水果篮里的水果想要吃。于是,大家决定打开水果篮。让李女士意想不到的是,一打开果篮,便闻到一股恶臭,清点发现,果篮里的火龙果、柚子表面有明显的挤压痕迹,里层放着的蜜柚很大一部分已经腐烂。气愤的李女士立刻带着水果篮找到了水果店。店主表示,李女士购买之前没有检查水果质量,且已经打开,不能退换。最后,在李女士的坚持下,该店主只退给李女士100元钱作为赔偿。
记者对我市多家销售果篮的商店进行了走访,发现果篮大多已经用保鲜膜包装好,表面十分精美。在一水果摊位前,记者选中一个100余元的果篮,要求打开果篮检查水果,摊主表示水果没有质量问题,都是刚刚包装好的。记者执意要打开,结果发现,篮内的猕猴桃、柚子等均受挤压,特别是猕猴桃,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此外,果篮底部垫着很多硬纸板。
“果篮一般没人检查,都是送礼用,里面的水果基本没人吃。”面对记者的质疑,该店主如是说。
采访中,一位市民选中了一款果篮,记者提醒其送礼也不能太马虎,最好还是检查果篮。该市民便要求摊主拆开果篮,同样发现篮内有“伤果”。调查得知,果篮的“表层文章”都做得很足,将不好的水果和硬纸板暗藏在篮底,以此来出售损坏的水果和填充果篮分量,如果市民不拆开包装,就很难发现水果有问题。
据从事水果经营近10年的陈先生介绍,果篮包装看上去简单,讲究却很大,苹果用泡沫网兜包裹,橙子用红色塑料纸包裹,西瓜、猕猴桃则是将完好的面朝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掩护”损坏的水果。
陈先生提醒市民,多数水果商提供自拼果篮服务,即消费者挑选水果,称重之后,再单独购买篮子进行包装。“这样虽然麻烦一点,但可以让人放心,不至于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