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郭增强
山还是那座山,坡还是那道坡,路还是那条路,因为有了树,昔日荒凉之地,如今郁郁葱葱。连日来,记者走进孟州,切身感受到我市启动“创森”工作以来这里正在发生的变化,干道绿化、黄河绿化、陵区绿化、林网建设……我市领导对孟州“创森”中今春植树造林的评价是:“投资大、机制活、效果好。”
见闻一:政府“空前买单”,杜绝“政绩树”
今年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孟州市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便是植树造林工作会议,针对节前召开的专业植树造林会议内容进行了再动员。据悉,今春,该市计划植树造林2万亩,并进行了科学规划,大致分为两大块:一块以干道通道、黄河绿化带为主,一块以义务植树造林基地为主。具体部署为:两条主干道孟州到沁阳、到温县,总长20公里,两边共60米宽进行绿化,投资1000万元,占地600亩;黄河防护绿化带位于该市黄河西路南部、高新区与新城区之间,全长7公里,绿化100米宽,全部种植4米高雪松,总投资800万元;黄河西路两侧全长9.6公里,投资8000万元;蟒河治理绿化投资200万元;高新区四条道路绿化,全长25公里,投资1000多万元;黄河大堤两侧涵养带建设,总长14公里,投资1500万元。新建义务植树造林基地位于该市西部陵区,8000亩地分布在槐树乡的10个村,投资2000万元。加上各乡镇(街道)植树造林的投资,今年该市总投资达1.5亿元。
1.5亿元全由政府埋单,仅土地流转一项就达1万亩,每年租金1300多万元。其中,义务植树造林基地流转土地8000亩,每年租金为1000多万元;两条主干道流转土地600亩,每年租金为60多万元。
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告诉记者,政府埋单一是确保了科学规划,可选择适宜地块、树种;二是确保土地流转资金到位,保障了农民利益,杜绝了急功冒进栽植“政绩树”。
见闻二:没有“确权漏洞”,杜绝“无主树”
“确权到人到户到单位,谁栽树谁管理谁收益,确保不栽‘无主树’,保证了成活率。”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年告诉记者。据悉,今年该市在植树造林机制上实现了管护责任到人到户到单位。
该市林业局承包了黄河防护绿化带、交通局承包了黄河路绿化、各乡镇承包了主干道绿化,义务植树造林基地由市直单位分包。温孟路涉及大定、河阳、化工、南庄四个乡镇(街道),绿化任务全部承包给了专业的林木公司。记者在南庄镇采访,见到正在检查工作的该镇党委书记赵文超。他向记者介绍,今年该镇一是给500户植树造林的农民全部换发了林权证,林权50年不变;二是对主干道两旁的植树任务通过拍卖树坑全部承包给了专业公司。记者在南庄村村口看到,这里已经被专业公司高规格设计成了花园街景,种上了雪松等观赏树种。
在孟州到沁阳的主干道上,记者遇到了城伯镇党委书记张庆九。他告诉记者,该镇为确权到位,把植树造林任务交给了该镇专门成立的锦诚新型社区服务公司。全镇植树造林进行公司化运作,由公司和农户直接对接,进行土地流转,栽种绿化树。
为促进确权到位,该市一是由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牵头进行现场督导落实;二是由林业部门组成6个组,分包11个乡镇,每天通报进度,指导确权、植树等。
见闻三:群众争相种植“致富树”
三月的孟州,春意盎然,山岭吐翠。干道旁已经披上耀眼的新绿;黄河防护绿化带,人们挥锹培土、栽绿浇水;义务植树造林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种树景象……
春节过后一上班,该市市直各单位、各乡镇(街道)负责人纷纷在电视上表态发言,“争抢”植树造林任务,8000亩义务植树造林基地已被预订一空。该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谢如峰欣喜地告诉记者:“由于政府埋单,确权到位,机制灵活,今年的两万亩植树造林任务已被‘争抢一空’。目前,全市已经完成植树造林任务的70%,超额完成今年的植树造林任务已成定局。”
记者在黄河防护绿化带看到,承包这里的林业部门职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高标准绿化工作,树种以雪松为主,有的地方还配栽观赏树种,突出景观效果。
生态建设不仅要增绿,还要让当地农民增收。记者发现该市在广植生态林、景观林的同时,也大量栽种经济林木。“植树造林是我们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现在我们村的很多人已经沾了植树造林的光了。”正在孟沁路主干道旁边种植核桃树的城伯镇一位农民说。
如今,通过推进造林绿化工程,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孟州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