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财政,是现代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之基,是正确把握宏观经济的调控之手,是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保障之源。财政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就在于它事关全局,关系发展,关系民生。
本报记者 李 秋
“全力做好财政大文章,围绕中心,超前谋划,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收支结构,管好、用活、做大、切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最大限度地为民惠民,服务好美丽焦作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近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波谈及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说。
“今年我市财政部门将推进十项财税改革。”刘晓波说。这十项改革是:实行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各级政府预决算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转移支付预算公开到具体项目,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实行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新型税收制度改革;实行事权与支出责任明晰划分的新型财政体制改革;实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实行政府债务规范管理;实行电子化支付;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实行财政大监督格局,将监督工作纳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全过程,监督落实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规定。在抓好以上十项财税体制改革的同时,财政部门还将积极协同推进国有企业、养老、医药卫生、教育、科技、住房等相关领域的改革。
“今年我市财政工作确定七项重点。”刘晓波说。这七项重点工作是:强力支持“十大建设”。探索ppp公私合作模式,发挥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心平台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市本级对水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项目进行资金整合,初步筹划将整合1.1亿元支持文化教育体育建设、6000万元支持水系建设、1600万元支持信息化建设、1500万元支持生态建设;做好财政资金评审、采购、支付、保障工作,建立财政绿色通道。全力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市本级对工业和科技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分别安排6000万元;探索从项目申报到绩效评价全过程监督机制,让农业资金“好钢用到刀刃上”;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金融业发展。强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收入结构。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加快建设财税信息平台,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土地收入管理,建立健全财政服务重点税源户机制。优化支出结构。加大部门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和清理力度,加强对外借款管理,建立支出执行责任制度,强化支出绩效管理,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提升财政服务理念,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财政就是服务”工作理念,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转型;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标兵单位。
“全市财政干部将秉承凝聚、务实、负责、专注的精神,站位全局,克难攻坚,求实谋划,务实推进,扎实工作,科学理财,服务发展,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刘晓波充满信心地说。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