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武陟县小董乡的十大孝子和道德模范受到隆重表彰。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本报记者 许伟涛
董永孝举感天地,敬老美德传古今。
2月28日,记者来到武陟县小董乡小董村,在董永故里孝亲敬老道德模范表彰大会的现场,切身感受孝道文化在这里的代代传承。
当经过推举、评选出的十大孝子和15名道德模范披绶带、戴红花站在主席台上,接过镌刻着“家和万事兴”的牌匾时,来自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在评选出的十大孝子中,38岁的吴霞红是一个“外来的媳妇儿”。2002年,来自湖南新化的吴霞红嫁到了小董村,并很快融入到极具孝行传承的氛围中。吴霞红怀孕7个月时,婆婆在一次干农活时不幸摔倒骨折,她拖着笨重的身子,毫无怨言地照顾婆婆。2008年,婆婆因高血压突发脑血栓导致长年卧床。每天做好饭,吴霞红总是先照顾老人之后,再喂孩子,等到最后自己吃时,往往只能胡乱吃些已凉了的饭菜。一次老人大便时,来不及拿垫布的吴霞红干脆用手来接,年幼的儿子看到了问她:“妈妈,你用手不觉得脏吗?”看着孩子纯净的眼神,吴霞红告诉儿子:“哪个父母手上没有沾过孩子的粪便?可又有哪个父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
弘扬美德,就是要让家庭更美满、社会更和谐。来自小董乡贾村的谢芳今年31岁,在此次评选中获得了道德模范称号。谢芳55岁的母亲已偏瘫卧床12年,然而祸不单行的是,2011年,丈夫在建筑工地打工时腰椎受伤,膝盖以下全无知觉,高达十几万元的医疗费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借了很多外债。坚强的谢芳硬是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除了和近60岁的老父亲耕种家里的田地之外,自己还打些零工补贴家用。
在表彰现场,来自小董乡一中的初一学生张滨川告诉记者:“听了他们的事迹,才知道很多故事中才出现的榜样就在自己身边。”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