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笑脸上,春天在‘慈善同行’的车厢里……”2月27日,在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开往山西省太原市的救护车上,护士们把这首改了词儿的《春天在哪里》唱给车上的孩子们听。
车上有11个在我市做过唇腭裂矫治手术的孩子。他们最大的2岁,最小的11个月。这一天,他们带着笑脸回家去。他们的家是太原市儿童福利院。
2月20日,本报记者随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医护人员一同前往太原市儿童福利院,把这些“小客人”接到我市,由此经历了一次“微笑中国·慈善同行”活动的全过程。
“‘微笑中国·慈善同行’,是焦作市慈善总会和我们医院联合发起、针对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实施免费医疗救治的慈善项目。”该医院院长郝杰兵介绍。自2005年以来,该医院先后承担了“微笑列车”“重生行动”等大型慈善医疗项目,迄今已实施唇腭裂免费矫治手术1.6万多例,在唇腭裂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
得知太原市儿童福利院尚有一些需要手术的唇腭裂患儿,郝杰兵决定把“慈善同行”的脚步延伸到三晋大地:派车把孩子接到医院免费手术,痊愈后再把孩子送回去。2月20日5时,一辆救护车载着该医院副院长、唇腭裂治疗专家张景霞等医护人员前往太原市儿童福利院。救护车当日12时左右抵达太原市儿童福利院。医护人员顾不上休息便开始对孩子进行术前筛查。问年龄、称体重、量体温、查看发育情况、检查颌面部、听诊、看血常规检查单……张景霞对唇腭裂患儿逐个详细检查,确定是否符合手术条件。
“这个孩子化验单显示白细胞指数偏高,可肺部听诊没什么问题,孩子咳嗽不?近来感冒过没有?”张景霞边检查边询问,“再做个血常规确定一下,争取让适龄患儿都及时手术。”
“这些孩子都是因先天性唇腭裂而遭遗弃的。你们这次来,真是给这些孩子带来了福音。”太原市儿童福利院负责人说,“咱们一起‘慈善同行’,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孩子们睡着了,车开得稳一点儿,找点衣服给孩子们盖上。”返回的路上,张景霞始终把年龄最小的孩子抱在怀里。护士长侯桂林拍拍这个、哄哄那个,喂奶、喂水、换尿布,一路忙个不停。
2月27日,术后痊愈的孩子们该回家了。考虑到这些孩子被分散寄养在太原居民家里,该医院给每个孩子都随身附有一份详细的术后喂养注意事项。
“妈妈”“妈妈”……临别时,孩子们已经舍不得离开8天来日夜照料他们的护士了。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