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本报通讯员 王秋生
从创立初期的空调风口单一生产线,到中央空调末端设备与配件、通风防排烟系统设备与配件生产的多元化发展,河南同济恒爱暖通消防有限公司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转型。
如今,总投资10亿元,位于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的恒爱节能环控生产科研产业基地的开工建设,预示着同济恒爱暖通公司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同济恒爱暖通公司创立于1992年,原产品主要用于高层住宅楼、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场所,产品销售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但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各地政府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抑制,同济恒爱暖通公司发展受到极大影响,生存空间不断缩小,企业运营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危机也是机遇,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进军更高端领域,通过与国际一流企业的深入合作,引进国际一流的风机装配线,实现高端技术到优质产品的快速转化,实现传统行业与高端新兴产业的共同发展。”谈及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同济恒爱暖通公司董事长刘移山如是而言。
2010年4月,同济恒爱暖通公司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申通公司的深入合作和技术攻关,同时在“中国地铁之父”沈景炎教授、同济大学吴喜平教授、广州地铁总公司高俊霞教授等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地铁车辆内送风管道的送风形式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反复试验,同济恒爱暖通公司最终研究出新型长风管匀送、回风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通风管道出风口风量不均匀这一从未被攻破的世界性难题。
“利用水的自然蒸发对空气进行绝热加湿冷却称为蒸发制冷,水在蒸发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恒爱’蒸发制冷机组就是利用这一自然现象将高科技与人工蒸发制冷技术相结合,研制出的新一代科技创新产品。”刘移山告诉记者,“恒爱”蒸发制冷机组适合于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环境使用,室外空气经冷气机过滤、降温后形成清洁凉爽的冷空气,源源不断向室内输送,同时通过压排方式把室内污浊的热空气排出室外,并兼顾了降温、换气和增加空气含氧量等多种功效。
然而,作为传统风机的领军企业,同济恒爱暖通公司并未就此停步,而是充分发挥传统风机制造的核心技术,通过对传统隧道风机的制造机构和变频控制及节能技术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支对隧道通风机核心变频节能技术进行深入研发的国内顶尖队伍。2011年以来,同济恒爱暖通公司通过与世界知名隧道通风机制造商——瑞典盖亚风机的深入合作,将国外一流的风机核心技术与国内隧道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深入整合,对隧道风机的叶片结构、智能控制、远程控制及节能变频控制等各项核心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实测,并取得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同济恒爱暖通公司与世界范围内通风解决方案以及定制产品的专家——德国EBM( 依必安派特公司)合作,成功进入“中国电信集团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房通风降温方案节能系统项目。针对高端用户的需求,同济恒爱暖通公司打造出了世界最先进的“EC智能风机墙”。该风机墙不仅兼顾远程智能控制、高效节能、单位工作互补及模块化检测外,而且解决了大空间送排风风量不均匀和风机故障维修检测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