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水记
三月,想起雷锋
春红的优越
太行云鹤图
又是一年采蒿时
美丽女人,
请停留在我的诗歌面前
情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3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水记

作者:□杨清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乡里人说,八百里伏牛山,灵山为头,华山为尾,是秦岭的余脉。家乡的村庄,距灵山30公里之遥。当值春和景明、或秋高气爽的季节,伫立村北头的禾场或田畴之上,眺望寥廓的北方,含黛的伏牛山横亘东西,承顺着弯折往西、矗立在了丹江水库的西岸。夕阳红圆着柔美,徐徐地隐没在山的那边。青山的鬼魅神力诱使我遐想万千。在万里无云下,或雨过天晴后,那灵山的轮廓异常清晰,山腰的路径儿依稀可辨。我自小对山就有一种神秘地向往和莫名的崇拜,向往着有朝一日走进山里,那是多么出奇的美妙与惬意。在乡间听说的深山老林、狼虫虎豹,我对它们畏惧着又憧憬着。原因是,蛇为长虫,虎为大虫,人为走虫,三“虫”相处,不清楚会有何等稀奇古怪的事发生。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这里,平原有人,从山里拉回椽子、檩条、石灰、荆条,用它们盖房起屋。可是,也有山里人拉运山楂、柿子、龙须草蓑衣,来到平原的街镇售出。村庄傍依着一条小河,名叫扒鱼河。热天洪水滔滔,冬天水脉淙淙。这条河水先流入湍河,再入白河,又入汉水,再入长江,再奔流到海。真是积了细流,才有海河的浩瀚。条条水脉相连,水势也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人世的“上善若水”,不就是强大至一定程度,才造就成势的吗?但我常常嫌村旁没有山的遗憾,以致梦里时常梦见,村旁兀自有了一岭山脉。梦境里那种欣悦之情,漾盈心田。直觉了家乡的村庄,有了水又有了山,山清水秀,平添了不少神奇和美丽。醒来,却是在焦作的一梦。

  山,是造物主的一件杰作。有了人类,山就被人们赋予了一种社会功能。擅长等级排序的人,也将这浑雄奇绝、鬼斧神工的山脉,画出了等级。泱泱国土之上,东西南北中的五岳布列,那泰山被誉了“五岳”之尊。历史上的战场,守住山的隘口,就占属了地利,就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神奇功效。呼啸山野的绿林,凭山掩护,行动着或清楚或糊涂的勾当。上山游击的队伍,藉山体林灌而神出鬼没。自古以来,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水相连、相依,方称作一体的完美。有山无水少灵气,有水无山少气势。先哲由阴阳角度观世界,山阴水阳,山静水动,山朴水灵,山高水长,互为补充,互为映衬。水为生命之源,水的形体表现为江河湖泊。山,为地表之骨架脊梁;水,为地球之血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运化无数的诗文感怀赏叹。杜甫《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刘禹锡《陋室铭》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苏轼《题西林寺壁》中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代陆游《游山西村》中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诸如此类的诗句,都阐发出了许许多多的社会人生哲理。

  世人生存,不仅依附于自然,顺其自然,而且依据自身的需要,改造着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改造,自然要遵循着自然规律。曾经的开山造田,乱挖滥采,破坏了植被和生态,以致退耕还林、还牧进行补救。科学发展,清醒昭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世纪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县红旗渠的建成,这里的人们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山西省凌川县锡崖沟勤劳而智慧的人民,多年坚持开山筑路,而终能在山腰开筑而成的感人壮举。缘于山的高度和寂静,自古名山僧占多。改革开放以来,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穿山钻岭的隧道,通往胜景的盘山道路,引诱着人们往去览胜感怀,丰富人生的体验。中国有长江、黄河,孕育着华夏的灿烂文明,这是自然的赋予,而人类总是不甘寂寞和顺从,顺应自然而又不完全臣服自然。不仅在大大小小的河流上拦筑出许许多多的水库,还将那魔神之水,依照人的意愿而调动,古代的京杭大运河,如今的东线、中线南水北调工程 ,包括将来西线的南水北调工程,可说是人类依据科学、天随人愿的成功范例和杰作。我的家乡南阳淅川县就承载有沉绵的水库,如果将全线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渠,比喻为巨龙的话,渠首即龙首就在邓州市的陶岔乡。我自豪着故乡为这项“国字号”工程的水源地,我骄傲着工作地的焦作是这项工程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同时,我又骄傲和自豪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同东线工程及将来的西线工程一样,大江北去,碧水清流,滋养国土,造福国人。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