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水记
三月,想起雷锋
春红的优越
太行云鹤图
又是一年采蒿时
美丽女人,
请停留在我的诗歌面前
情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3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殇
——读白落梅的《张爱玲的倾城往事》
作者:范北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近日,读了白落梅写的《张爱玲的倾城往事》一书,内心隐隐感到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劫难。但这种劫难又是她不落媚俗处世所致。她爱上比她年龄大的一个狂妄自负的文人胡兰成。这个胡兰成是一个滥情的人,不会把幸福放在一个女人的身上。可是这个胡兰成又是一个让张爱玲倾心爱慕的男子,是一个懂得张爱玲的男人,他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而张爱玲则是一个见了胡兰成,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的女子。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一年张爱玲24岁,胡兰成38岁。

  张爱玲和胡兰成皆是文人,他们走在一起后,写下:“张爱玲与胡兰成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一纸婚书。旁有炎樱为媒证。初爱之始,他们两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彼此也很是欣赏。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曾经这么写到:“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见他们的爱情是迷人的。可是呢,茫茫世路,一眼望去,尽是辨不清的风月情仇。婚后不过几个月,胡兰成便要行走天涯。在一家叫汉阳医院爱上了一个叫周训德的女护士。曾经的死生契阔成了旧梦。不久,抗战胜利,张爱玲因为胡兰成曾是大汉奸,承受了无与伦比的压力。风华绝代的她,顿时身败名裂。可张爱玲没有卖国,她只是为了那场不合时宜的爱。

  走了胡兰成,张爱玲又遇到了一个导演桑孤,但这种爱是一种心仪,是短暂的,连一个果子都没有。锦瑟流年,两两相忘,因为懂得,所以沉默,这好像是张爱玲的心情。与桑孤暗恋,又是惊恐,想必是张爱玲还没有从胡兰成的那一场爱情中逃出来。

  张爱玲是一个煮字疗饥的女子,她信仰的,终究也只是文字。只有和文字在一起时,才可以安之若素。是啊,在那一个乱世,张爱玲需要再次转身,华丽又寂寞地转身。张爱玲当初愿为胡兰成卑微,是因为她想要真实地爱一场,用爱来燃烧自己,来成全她的华年。可是呢,爱是一个情感的驿站,爱是一个飞蛾扑火的献身,爱是一个奇妙的变数,最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倾城之恋,是一个空了的回忆。

  香港成了张爱玲情殇之城后,她便只身来到了美国。此时的张爱玲,只是一个心情散淡的女子,她丢失了自己的国,想到这里安身立命。来到纽约,她开始了寂寥又闲逸的生活。在这里,她深居简出,闭门谢客,过自己一个人的日子。此时的她,渐渐褪去了华丽,成了一个沉静迷惘的观者。一盆炉火,一杯咖啡,一个倦怠慵懒的灵魂。张爱玲收拾好零散的心情,打算重新在文字中找回自我。这个时候,一个叫赖雅的德国移民后裔,与张爱玲邂逅,是年张爱玲36岁,赖雅65岁,一个风华正茂,一个风烛残年。在张的眼里,赖雅是一个有智慧、有涵养的人,是一个童心未泯的温厚长者。赖雅丰沛的思想,就是最大的财富。这些成了打动张爱玲的优势。于是,这个行将萎谢的女子,这一年,愿意为他再次绽放。也许不再倾城,不再绝代,但是她无悔。张爱玲说,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她只是一个孤单的女人,需要一个懂得的男子。张爱玲曾经这样说,我们很接近,一句话没说完,已经觉得多余。她和赖雅是默契的,正因为默契,让他们走在了一起。张爱玲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一个懂她的人准备的。那个曾经许诺她现世安稳的男人早已跑了。如今这个老人,却给了她平淡的真实。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是寻常巷陌,转角处不期的相逢。可是张爱玲命运多劫,婚后两个月,赖雅就中风了,并接近了死亡。因为给赖雅看病,她常常会为一顿饭钱发愁。她深受其累,开始为五斗米深深折腰。张爱玲为生计,开始写《红楼梦》上下两集剧本,她说自己工作几个月,弄得像一只狗一样,却没有拿到一分钱酬劳。再后来,张爱玲开始向老友宋淇夫妇借钱度日。赖雅瘫痪在床,饮食起居全凭张爱玲悉心照料。这个倔傲的女子,自从嫁给这位多病的老头后,就如同背上一个无法放弃的包袱。

  赖雅去世后,张爱玲已是一个47岁的人了,她和赖雅11年的相扶相伴,每一个日子都是真实刻骨,只是张爱玲从来没有得到过她要的现世安稳。47岁的她,尽管已近迟暮,但她仍旧可以再次盛放。而张爱玲说自己,已是一座孤岛。

  余下的人生,张爱玲的文字再次遇到了春天。一个叫平鑫涛的人,台湾《皇冠》杂志社的负责人,也是著名女作家琼瑶的丈夫。这个人,张爱玲一生没有见过,却让她沉寂了多年的作品找到了舞台。从签约开始,张爱玲在皇冠出版的第一步作品《怨女》,在那座岛屿泛起微微波澜,直至掀起几十年肆意汪洋的涛浪。可以说,是平鑫涛为张爱玲重新创作了传奇。

  晚年的张爱玲是离世的,她关闭了心门,她把风景看透的时候,就不会看一眼人间那杯冷却的茶。和张爱玲接触30年,虽没见过面,但通信很多的平鑫涛这样说:晚年的张爱玲有了稳定的收入,让她不再为生活烦忧,过着闲逸的生活。尤其到老的时候,张爱玲不与人交往,反复搬家,拒绝记者的采访。她的生活非常单调,她要求有自我的生活,选择了孤独,甚至享受这种孤独,不以为苦。

  这些年,在台湾,张爱玲已获得了许多作家穷尽一生想要的地位。晚年,这位孤苦无依的老人,被遗忘地活着。虽处红尘,却好似幽居深谷。感情,名利,世事,唯独不肯丢弃的是她的文字。1995年中秋节的前夕,张爱玲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发现时,已是一个星期以后。她不愿再被惊扰,连死都不愿被惊扰。可她的文字给了这个世界,我们铭记了她的传奇。她只在世界那一边。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