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周唐、常畅) 昨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个体工商户纷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用各种方式为市民服务,以此弘扬雷锋精神,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昨日,记者从团市委了解到,我市志愿者年参与服务时长已超200万小时,志愿服务已成为人们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有效载体。
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以志愿者服务中心为核心,100余个县市区、行业、高校志愿者协会为支撑,482个志愿者服务队联动的志愿者工作组织网络,注册志愿者15万人,年参与服务达100万人次。
为了让有志愿服务意愿的人们就近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项目,我市在龙源湖公园、焦作火车站广场设立了青年志愿亭,充分发挥其“志愿者和志愿项目、志愿服务和市民生活”有效对接的平台作用。去年,志愿亭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参与人数达5000余名。青年志愿亭已经成为展示焦作城市文明形象的对外窗口。
武陟县投资20余万建设流动志愿服务车,通过车载大屏和便民设施宣传志愿文化、开展服务活动;修武县依托宁城公园设立志愿服务站,方便周围群众参与志愿活动;其他县市区也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站建设、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引导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在阵地建设中,我市注重引入社会力量活跃站点服务。全市共有32个高校、民间志愿服务组织被引入基层志愿服务站参与运行管理,通过开发、实施一系列立足居民需求的便民服务项目提升站点活力。
在加强阵地建设的同时,团市委注重强化项目服务,进一步叫响了志愿服务品牌。2009年至今,团市委连续5年在每年的五一、 十一等旅游高峰期选派400余名志愿者参与云台山景区服务工作。每逢我市有重大活动和赛节,团市委都会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赛节志愿者已成为赛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去年,团市委围绕服务青少年成长, 开展了“呵护雏鹰、助力圆梦”帮扶困难家庭中小学生活动,共有2000多名专兼职团干和市民参与这项活动。他们与受助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通过“两保障护航”“三走进呵护”“四措施助力”,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去年,团市委还着力搭建志愿服务项目推介平台,以“微公益、正能量”为主题,通过志愿服务站、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每月定期向社会宣传、推介荣获“志愿服务市长奖”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使更多的市民了解、参与、支持这些服务项目。据统计,目前已有26个志愿服务项目与600多名市民实行对接,获得各类物资价值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