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去年以来,新区用工业理念、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收到明显成效。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区加快引进已初步选址在新区的市新型农业现代化科技园、中昊都市农业示范园项目,通过土地流转5000亩等形式解决项目用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高效投放。
建设标准化规模饲养基地。抢抓省政府实施千万吨牛奶跨越工程的政策机遇,加快生猪、奶牛、家禽饲养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广循环农业模式,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在宁郭、苏家作等建立蒙牛奶源基地,重点推进凯瑞、朝银、阳晨等奶牛饲养项目,新大地、科兴农等5家养猪项目,惠农共赢、粤禽等3家家禽饲养项目和劲牛肉牛饲养合作社等饲养小区标准化建设,推动畜牧饲养业转型升级。
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鼓励种养大户、经营能手、技术能人、龙头企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做强金久福种植合作社、凯瑞农业合作社等一批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合作社。2014年,计划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1家,创建市级示范合作社5家,区级示范合作社10家,全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80家以上。
配合抓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以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为主线,按照“一区、两带、三网、多点”的生态建设布局,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基地,高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完成水系建设绿化工程地面附着物清理兑付工作,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4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