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民进城的“孟州样本”
早春麦管正当时
民俗庙会真热闹
我市力促粮食企业转型升级
示 众(漫画)
争取项目资金
促进民生改善
应对挑战,保护群众的安全
决不容许暴力伤医事件肆意泛滥
加强组织领导 凝聚强大合力
谁持彩练当空舞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俗庙会真热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武陟县龙源街道万花庄青龙宫庙会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龙飞凤舞、香烟缭绕,来自各乡各村的民间艺术精英,用唱大戏、扭秧歌、踩高跷、撑旱船、舞狮子、赶毛驴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表演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3月2日10时许,记者来到青龙宫前,看到从各地赶来的群众蜂拥而至,街道两边商贩云集。在赶庙会的大军中,穿着颜色鲜艳骑行服的骑友和端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十分抢眼。“我们十几个骑友是从郑州市上街区骑行来的,路上骑了2个多小时。听说这个庙会规模大,但是没想到会这样热闹。听当地人说,庙会前后一周多时间,每天都有几万人。传统文化表演丰富多彩,风味小吃样样俱全。明年我们还要来。”一位穿着印有“上街单车俱乐部”字样骑行服的骑友李建国告诉记者。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青龙宫,距今已有约600年历史。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清道光年间的《武陟县志》记载,青龙神在明永乐年间化身为贫困少年,受雇于万花庄高家。适逢大旱,青龙夜间现身行雨,高家感念,以女妻之。后青龙神归隐于云台青龙峡,高女逝后托梦与亲人:凡遭遇旱灾前去求雨,有求必应。高家为龙王奶奶建冢,官府为龙王建庙,香火旺盛。此后,中州大地老百姓为使四季风调雨顺,因而常来祭祀。加上文人墨士碑石纪念,百姓口头相传,久而久之成为今天的庙会。

  青龙宫历经几百年沧桑,经道光、光绪年间几次增修,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明清建筑群。去年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最大的特点是:房上、墙上、梁上、柱上、门上、窗上到处是千姿百态龙的形象。宫内古柏常青,鲜花盛开,小桥流水,五色金鱼在养生池内悠游自在欢快跳跃,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今天庙会上我拍到不少好片子,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朴实的民风民俗,各地的小吃都被我定格在相机中。”专门前来创作的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焦作市摄影家协会通联部主任高小林高兴地说。①6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