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崔志坚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代表。
记者:转型升级焦作走过怎样的路?
孙立坤代表:由单一煤炭向传统工业转型,由传统工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由发展旅游业向第三产业全面繁荣转型,由二、三产业转型向一、二、三产业和城市全面转型,四次变迁中,焦作市一张蓝图绘到底,目前实施的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已经迈向新格局。
记者: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新优势有哪些?
孙立坤代表:郑焦城际铁路今年年底通车,桃花峪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今年汛后通水,城市水系建设顺利推进,焦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伴随连续六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工业产业呈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循环化工、铝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保障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率达96%以上。《云台山服务标准》成为国家景区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景区编制的国家标准。十大文化旅游园区、高端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以及传统商贸业和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记者: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
孙立坤代表: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是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要求。在河南率先实施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创新券”,打出了科技创新驱动新的组合拳,“十大建设”开启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美丽焦作开始布局1个核心城市、4个城市组团、8个功能区、20个中心镇的城市转型,占公共财政支出72.8%的民生支出,通过民生工程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