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染桃花开
史家沟村有条“英弟路”
市农业局春季农业生产用实劲
戴耳麦的女交警
把加强学习教育贯穿始终
斩获我市首届汉字听写大赛冠军
大棚转型喜迎“春”
12面锦旗表谢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棚转型喜迎“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王秋生 张泽斌

  “俺的大棚和别人的大棚看着一样,但作用可不一样。别人的大棚里种的是蔬菜,俺的大棚里种的可都是桃树,而且是4月份就能上市的早桃。”3月4日,记者来到孟州市河阳街道东葛村清峰蔬菜专业合作社,该村党支部书记、该合作社理事长闫大中向记者展示了该合作社从大棚蔬菜改种大棚早桃的转型成果。

  走进一座半地下温室大棚,记者看到枝繁叶茂的树枝上已经挂满了果实,该合作社社员程慧芳正忙着给桃树修枝剪叶,并摘下了一些生长过密的果实。她告诉记者:“原来,大棚里种的是黄瓜、苦瓜等温室蔬菜,两年前才种下桃树,现在还处于生长初期阶段,果实过多会影响桃树的正常生长,所以要人工降低果实的密度。”

  为什么要把种蔬菜改种为果树呢?闫大中介绍,2008年,村里响应国家土地流转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号召,成立了清峰蔬菜专业合作社,但种植大棚蔬菜费时费力且管理难度大。2012年,闫大中带领村党员干部在河北调查市场时发现,种植温室桃树不仅管理简单,还能早于普通桃两个多月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市场销路很广。闫大中和乡亲们商量后,当年就引进了10个大棚的桃树苗进行试种,并获得了成功。

  目前,该合作社通过“党员示范棚”典型带动,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发展局面,吸纳社员100余户。同时,合作社又积极与焦作、洛阳等地的水果批发商联系,签订了桃子供销协议,解决了转型后产品的销路问题,年利润近300万元。

  “原来种蔬菜时,一个大棚需要两个人管理,种上桃树以后,一个人就能管理两个大棚,仅人工管理费一项就能节约一大半的成本。虽然桃树目前还处在生长期,产量不高,但去年每公斤桃子已经卖到了40元,我们对今年的市场价格仍然很乐观。等到了盛果期,桃子的年产量还能增加好几倍,社员们的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闫大中对大棚转型后的“春天”充满希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