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副省长张维宁莅焦调研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闭幕
“一煤擎天”成历史 “爬坡过坎”换新颜
全市统一战线“同心园”建成
苗木之乡好春光
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
的意见和建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煤擎天”成历史 “爬坡过坎”换新颜
—— 河南省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代表谈中原“煤城”之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 王 超 摄
 
   

  新华社记者 王 超

  “一个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宜居之城,一个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对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的最新期待。他表示,这个期待变成现实,时间不会太久。

  这座被称作中原“煤城”的城市,历史上一直以来“生产主要靠挖,工业主要靠煤”。“近些年来,我们通过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历了由单一煤炭向传统工业转型,由传统工业向新业产业转型,由发展旅游业向第三产业全面繁荣转型,由二三产业转型向一二三产业、城市全面转型的四次变迁。”孙立坤代表对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说。

  焦作因煤而兴,也因煤而成为全国污染严重的城市之一,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点到了焦作市发展的要害。”孙立坤说。

  据孙立坤介绍,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发后,焦作市抢抓机遇,积极对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战略构想。2012年2月,河南省政府印发《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开启了焦作全面转型发展之路。

  实现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是焦作首先要做的事情。这个市狠抓城市组团转型,突出多中心、组合式、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理念,编制组团式城市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城市转型工程、中心城市三年大提升和美丽焦作建设,推动城市组团扩容提质,加快发展功能区和中心镇,积极构建“核心城市—城市组团—中心镇—新农村”的城乡架构。

  “转型升级得有平台。”孙立坤说。焦作市按照产城互动的要求,围绕打造百亿元产业集群、千亿元产业集聚区目标,通过招商选资,每年每个产业集聚区至少新开工建设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产业集聚区呈现出规模扩张快、入驻项目多、产业层次高、承载能力强的发展态势。据统计,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面积189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448家。

  焦作要“变脸”,二产首先得“变脸”。为此,焦作市狠抓工业转型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群体。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61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69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2.8%。

  “有人问我,去年压缩的‘三公经费’去哪儿了?我可以告诉大家,有1000万元的‘三公经费’被用于科技创新。我们在全省首家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在全省首家试行创新券制度、科技贷款贴息制度。”孙立坤说。此外,焦作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战略合作,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户焦作。出台科技招商优惠政策,引进巴罗科技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项目。焦作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连续6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许多人注意到,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落户焦作,这是焦作市在一产方面狠抓农业转型发展的结果。孙立坤说:“通过科技创新,焦作市的农业正由高产稳产向优质高效转变。”全市不但建成高标准粮田83.8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土地流转面积79.8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536家,而且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率达96%以上。

  建设焦作,离不开三产的发展。焦作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也是中国的太极拳发源地。“我们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依托‘太极故里、山水焦作’两大世界级品牌,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成功创建了3个国家AAAAA级景区,连续4年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孙立坤说。

  为了在转型升级中打造“速度焦作”,市里合并取消下放审批项目35项,省、市重点项目均实现了计划新开工项目百分之百开工、计划竣工项目百分之百竣工、计划投资百分之百完成。

  “郑焦城际铁路年底通车,焦作海关开关运行,桃花峪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城市水系、生态等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水系建设引黄入焦工程全线贯通,黄河水进入焦作。”孙立坤如数家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可以说,焦作正处于克难攻坚、不进则退的转型爬坡过坎期,受产业结构、要素资源、地方财力等影响,转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我们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孙立坤代表语气中充满了坚定。(新华网北京3月11日新媒体专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